第39章 中原再归,汴京梦回

太原城的晨雾,宛如一层薄纱,悠悠地笼罩着大地,迟迟未曾散尽。赵构已然在临时官署的地图前,静静伫立了半个时辰之久。

案上的蜡烛,已燃至半截,昏黄的烛火摇曳不定,将他那修长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与那幅标满红签的“燕云十六州图”,悄然叠映在一起。

“官家,岳将军的捷报。”小宦官脚步匆匆,双手捧着染了尘土的木匣,疾步而入。匣盖掀开的瞬间,一张沾染着草屑的绢帛,轻轻滑落——只见上面记载着,太原北三十里处,金军的粮道被岳飞率领的背嵬军成功截杀,整整三百车粟米,皆成了宋军的囊中之物,充实了宋军的粮草储备。

赵构微微俯身,指尖轻轻叩击着地图上“真定”二字,而后,目光如电,迅速扫过站在阶下的三人。岳飞身上的甲叶尚未卸下,肩章之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渍,仿佛在诉说着战场的残酷;王彦的铁浮屠盔随意搁在脚边,额角处新结的痂,格外醒目;张荣的骑兵佩刀,还在不住地滴着水珠,想来是刚从汾河趟水归来。

“金狗如今,就似那被抽了筋的恶狼。”张荣粗犷地大笑,刀鞘重重磕在青砖地面,发出沉闷声响,“末将愿亲率三千轻骑,绕至河北平原,专挑他们的运兵道下手——昨日还砍杀了一个什么千夫长,那家伙脖子上挂的金牌子,现今正挂在末将营帐前,权当风铃使呢!”

“切不可轻敌大意。”赵鼎迈着沉稳步伐,从后堂转了出来,手中紧紧攥着刚抄录的密报。他那青衫的下摆,还沾染着药渍——昨夜,他不辞辛劳,为受伤的百姓施药救治,直至三更时分才作罢。“完颜宗弼已从燕京调遣两万铁浮屠南下,不过,却被王将军的八字军,死死卡在太行山隘口,三日下来,仅仅挪动了五十里。”

赵构听闻,嘴角忽然泛起一抹笑意,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出三条鲜红的轨迹:“岳鹏举,率军进取真定;王定国,领兵攻打大名;张汉臣,继续牵制金军主力。”他抬眼之际,目光不经意扫过岳飞腰间那柄镌刻着“还我河山”的佩刀,神情严肃,郑重说道,“记住,朕所求的,并非血洗城池,而是要让百姓明白——王师已至,他们的安稳日子,就要回来了。”

三位将领听闻,同时抱拳行礼,甲叶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

岳飞昂首抬头,眼底倒映着烛火的光芒,神色坚毅:“官家放心,末将已安排人手,沿途发放粮种——待开春之时,真定的麦田,定能绿浪翻涌,一直蔓延到天边。”

在接下来的十五日里,捷报如同纷飞的雪片,不断飞进太原官署。

“真定府归降了!守将大开城门之时,百姓们抬着猪羊,已在城门口等候了三日之久!”

“大名府也顺利攻破!王将军巧用火药,炸开西城门,守军高举白旗,从地道中纷纷爬出,竟堆成了一座小山!”

“张将军于沧州,一把火烧了金军二十船战马!末将亲眼所见,那些铁浮屠蹲在河边,哭得涕泪横流,直说没了战马,他们连瘸腿的鸭子都不如!”

赵构站在廊下,伸手接过最后一封捷报,此时,北风呼啸而过,裹挟着如金箔般灿烂的阳光。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腰间那温热的系统玉佩,意识瞬间沉入系统界面——只见积分栏的数字,如疯狂跳动的音符,从三千二急剧跳到五千七,最终稳稳停在六千一百二十三。

“系统提示:当前积分6123,已解锁高阶兑换权限。”

“可兑换物品:汴梁重建方案(消耗2000积分)、水力纺纱机图纸(消耗800积分)、均田制改良版(消耗1500积分)......”

他的指尖,轻轻悬停在“汴梁重建方案”之上,略微一顿,就在此时,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如雷般的马蹄声。

“官家!岳将军急报!”

前来禀报的,是背嵬军的探马,其盔甲之上,还沾着汴梁城的尘土。

探马单膝跪地,声音中满是难以抑制的狂喜:“岳将军已然兵临汴梁城下!金狗忙于调兵遣将,封堵我军三路攻势,致使汴梁城防,如今只剩老弱病残之辈!城墙上那原本的‘金’字旗,都已褪色成了黄色,守军手中,连几支箭都凑不出来!”

赵构听闻,手猛地攥紧了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