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魏)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晋见梁惠王。

梁惠王:即魏惠王,名,“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39年,魏国都城由安邑迁往大梁,所以又叫梁惠王。

他在即位最初二十几年内,使魏国在战国诸雄中最为强大。

本篇名为“梁惠王章句上”,是因为《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不过是择取每篇开头的一个重要的词或词组而已。

“章句”是汉代经学家常用的术语,即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

在这里,用作训解古书的题名。

这里“梁惠王章句上”是东汉赵岐所着《孟子章句》的旧题,他把《孟子》七篇各分为上下两卷,所以这里题为“章句上”。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叟:音sǒu,老先生。

亦:意义较虚,有“也不过是”的意义;

这一意义似乎也可译为“只”,

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

亦有仁义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