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府城见闻,初遇徐明轩

骡车吱吱呀呀,沿着官道行了三日,

终于望见了淮安府巍峨的城墙轮廓。

越接近城门,官道越发拥挤,

各式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挑着担子吆喝的货郎、

推着独轮车快步前行的农夫、

骑着毛驴摇头晃脑吟诗的士子、

装饰华贵帘幕低垂的马车……

人声、蹄声、车轮声,

交织成一道奔腾不息的洪流,

朝着江北这座繁华重镇汹涌而去。

与沭阳县那种安逸小城的恬淡风貌截然不同,

淮安府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枢纽,

才一靠近,便觉一股蒸腾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

离城门尚有数里,

喧嚣声便如潮水般阵阵涌至。

车马粼粼,人语嘈嘈,各处方言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而浓烈的气味

——新翻的泥土、人体的汗味、

刚出笼的包点香气、

运河飘来的水汽和鱼腥,

甚至还隐约飘过一丝胭脂水粉的甜香。

城墙高大斑驳,布满岁月与战火留下的痕迹,

却更显巍峨雄浑。

城门口守着的兵丁披坚执锐,

远较沭阳森严,他们目光如电,

扫视着每一个进城的人。

张诚早已按捺不住,

从车窗探出大半个身子,

又是惊叹又是紧张地四处张望,

嘴里不停地嚷:

“好家伙!这才是府城气象!

比咱们沭阳不知热闹多少!”

张承宗虽仍端坐车中,

勉强维持乡绅体统,

可眼中不时闪过道道精光,

分明是在惊叹中杂着盘算。

唯有苏惟瑾,安静地坐在车辕上,

看似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

但真正置身于这座古代大城的入口,仍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他的超频大脑如一台全息记录仪般飞速运转:

街道的布局格式、人潮的流向规律、商铺的类别分布,

甚至连不同片区兵丁的巡逻路线和间隔,

都一一刻入记忆。

更不用说那些琳琅满目的市井画面

——路边摊贩锅中的热气蒸腾、

绸缎庄前伙计的殷勤招揽、

酒楼二层凭窗饮酒的客人、

匆匆走过的挑夫口中哼着的小调……

这一切,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

而是真实可触、活色生香的古代生活。

“都给我打起精神!

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丢张家的脸!”

张福一边扯着嗓子训斥下人,

一边自己也忍不住伸长脖子四下张望。

车队随着人潮缓慢前行,

缴完入城税,终于真正进入了淮安府城。

城内更是另一重天地。

青石板铺就的大道宽阔平整,

可容三四辆马车并行。

两旁店肆林立,招牌旌旗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