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北平。东北军的无线电通讯将战报以最快的速度发往沈阳,再转至南京。但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早已泄露,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等各大报社,几乎在同一时间拿到了独家新闻。
“号外!号外!东北军大捷!光复外蒙!全歼苏俄七万大军!”
报童们挥舞着油墨未干的报纸,在北平的街头巷尾奔走呼喊。他们的声音清脆响亮,瞬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热情。
“什么?光复外蒙了?”
“真的假的?打跑了苏俄人?还歼灭了七万?”
路人纷纷围拢过来,争相购买报纸。当看到报纸上“赛音山达战役大获全胜,乌兰巴托光复,苏俄17集团军全军覆没”的大字标题时,整个街道都沸腾了。
“太好了!终于扬眉吐气了!”
“东北军好样的!杨宇霆将军英明!”
欢呼声此起彼伏。很快,北平各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们率先行动起来。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举着“庆祝外蒙光复”、“打倒侵略者”、“中国万岁”的标语,涌上街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汇合在一起,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高唱着大刀进行曲,从王府井走到天安门广场。沿途的市民纷纷加入,有的挥舞着国旗,有的燃放鞭炮,整个北平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与此同时,上海的南京路上,同样是人山人海。《申报》、《新闻报》的号外被抢购一空。学生们罢课,工人自发停工,商人也关掉店门,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外滩的江边上,人们向着天空抛洒着传单,高喊着胜利的口号。外国租界里的洋人也纷纷驻足观看,对这支突然爆发出强大战斗力的中国军队刮目相看。
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在同一时间掀起了欢庆的热潮。人们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列强欺凌。这一次,能够大败世界强国苏俄,收复失地,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南京,国民征服。
欢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隐隐约约从街头传到这里,与征服办公厅内压抑肃穆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京先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手中拿着那份来自东北军的捷报,眉头紧锁。
“先生,外面的学生和市民都在欢庆胜利,街上都快挤爆了。”陈立夫再次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难掩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