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战损十万?

作为京师九门中最热闹的“税门”,崇文门外的官道上,商队如织,来自江南的漕船刚在通州卸了丝绸、茶叶,商贩们赶着骡车,车辕上挂着“苏杭绸缎”的幌子,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吱呀”的声响;

来自山西的商队牵着骆驼,驼背上驮着汾酒、皮毛,领头的掌柜手里攥着算盘,时不时与路人寒暄;

最惹眼的是街角那支番人商队——几个金发碧眼的荷兰商人,也穿着一身汉服,正用生硬的汉语与布庄老板讨价还价,他们带来的象牙、犀角,引得路人围拢观看。

为这幅大明京师的繁华图卷添上几笔奇异的色彩。

“这就是犀角?果然是奇物!”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人凑上前,眼里满是好奇。

番商咧嘴一笑,指着车架上的犀牛角:“此乃海外神牛的角,若客官要买,只需五百两银子!”

商贾咂舌摇头:“太贵咯!不过咱现在能安心逛街,倒是托了陛下的福——以前这崇文门附近,小偷小摸的多,现在有巡检卫看着,踏实多了!”

他说的“巡检卫”,正是朱由校登基后新设的“京师巡检总署”。

此刻,身着玄色制服、臂缚“巡检”二字臂章的巡检卫兵士,五人一队,步伐整齐地穿梭于主要街巷巡查,腰间佩着短刀与令牌。

见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越线摆摊,领头的校尉上前,语气平和却带着威严:“老丈,按规矩得去前面的市集摆摊,这边是官道,影响通行。”

小贩连忙点头,收拾着担子:“晓得了晓得了!多谢校尉通融——现在这街道干净,摆摊也有规矩,还没有泼皮过来剥削,生意都好做了不少。”

以前的崇文门一带,污水横流,摊贩占道,甚至有地痞流氓收“保护费”;

如今,巡检卫不仅划定了市集区域,还安排人清扫街道,连墙角的青苔都被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京师像是被擦去了蒙尘的滤镜,透着清爽的生气。

街道两旁,店铺招牌林立,吆喝声、议价声不绝于耳。与数月前相比,京城面貌确已焕然一新。

曾经的混乱与污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仔细擦拭过,整座帝都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与秩序。

这番变化,寻常百姓或许只是觉得路好走了,市面干净了,但落在有心人眼里,皆知这是龙椅上那位年轻天子推行新政、整饬京营与衙门的初步成效。

从崇文门往皇宫方向走,过了正阳门,便是棋盘般规整的天街。沿街的商铺挂着崭新的幌子,绸缎庄的伙计站在门口招揽客人,书坊里传来孩童的读书声。

穿过这片熙攘,越近皇城,气氛便越发肃穆。文渊阁内,此刻虽坐满了大明的核心重臣,却静得能听见窗外树叶的摩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