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看了常嬷嬷一眼,常嬷嬷道:“都是胡说的,嚼舌根的话,娘娘不必介怀。”
楚云裳也当真没介怀。
她入宫还不到一年,就爬上妃位,还是唯一一个有两字封号的妃子,把谢欢都压了一头。这么强的势头,要是没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反而不像后宫了。
可是楚云裳不介怀,太后却是介怀的。
风言风语很快传到慈宁宫,就连明德帝那边都听到了。
要说这事儿的起因呢,也很简单,还是因为楚云裳心软。
过年祭祀的时候她给所有人的蒲团里都加了炭火,就有人用这个做由头,说她花皇上的银子,给自己收买人心,单就是一项祭祀,都要比往年多花一万两炭火钱。
又有人说掌管六宫不能只顾着面子好看,得注意开源节流,像是冬天的姜汤,夏天的绿豆水,平日里不觉得,细算下来一年都要几百两银子呢!
太后觉得这就是下面的嫔妃故意在挤兑楚云裳,索性把所有妃嫔都召来,就连刚出月子的珍嫔和大肚子的柔嫔都来了。
楚云裳今儿个又没怎么打扮,就这么可怜巴巴地坐在太后身边,跟一朵无辜的小白花似的。
下面的嫔妃们大概也猜到是为什么,还琢磨着太后要如何帮楚云裳辩解。
没想到太后压根就没说话。
她把曾经掌管过宫务的箭妃、丽嫔、钝嫔和宋贵人叫出来,又让人把账本拿给她们看。
“你们自己说,嘉和妃掌管六宫这段时间,和你们几个协理六宫的时候相比,支出是多了还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