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愚民愚民。
实际上天底下的老百姓心里比谁都清楚,谁才是忧国忧民,一心挂念社稷的国之栋梁。
他们或许会因为信息层面的不对等,导致判断出现错误。
可真相迟早会水落石出。
在余朝阳用铁血手腕处置余县一霸后,此前的嘲讽尽数化作了夸赞。
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这位相国大人的感激。
人群十里长街,万民垂泪。
感激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哪怕余朝阳走出余县范围也未曾停歇。
而在东征军的视线中,余朝阳浑身上下好似披上了一层神圣轻纱。
是那样的璀璨、夺目。
武能率军凿阵,文能笔安社稷,心能挂念黎民,情能甘愿放权。
他对得起惠文王,也对得起孝公,更对得起天之下的万千百姓。
唯独,对不起自己。
一位站在天下顶巅的男人,为避免陷入‘田氏代齐’的窘境,竟主动放弃血脉延续。
未娶妻,未纳妾,甚至连一次寻花问柳都没有过。
唯恐血脉诞世,让他的那一众忠实佣簇看到希望,从而推动血腥的政权更迭。
守身如玉时间长达十几年之久。
直到…嬴荡被立为太子,秦国迈入正途。
他又第一时间选定心上人,主动把把柄交给嬴荡,告诉他。
他并非孤家寡人,世上仍有牵挂所在。
当一个人没有任何追求的时候,这才是这人最恐怖的时间段,做事全凭心意。
哪怕嬴荡和余朝阳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但也不见得能抵过权力的侵蚀。
如此设身处地的为秦国考虑,又怎能不令人尊重、崇拜呢?
或许连余朝阳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潜意识的做法行动,究竟留下了何等璀璨笔墨。
孤独终老也好,死无葬身之地也罢。
他只想完成嬴驷的寄托,稳扎稳打的将秦国带到本属于它的位置。
刮骨剖腹,何等情义!
‘你说把秦国交给我很放心,这句话日日夜夜在我耳畔盘旋…’
‘朝阳…一刻也不敢忘!!’
余朝阳握紧江氏的手,朝着南方走去。
东征军很是不解:“相国大人,咸阳在您的东北方,您这是?”
余朝阳驻足:“自然是…铲除这些吸血的虫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