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都不过是各领风骚罢了

河西之地的收复并非是一蹴而就。

历经三代君主,这才在嬴驷这代完全收复。

秦献公时期,收复了少粱、庞城、阴晋地区。

秦孝公嬴渠梁主政期间,又先后收复了安邑、固阳、岸门等地。

这场打着‘尊王攘魏’旗号,实则行兵戈之举的伐魏战争,则又收复了雕阴、临晋、元里、合阳、雒阴。

至此,秦国丢失的黄河以西、洛河以东狭长地带。

在历经秦国君主三代人努力,掀起大小战事无数的兵家必争之地,时隔七十九年终是重新回到了秦国手中。

河西之地的掌控,示意着秦国彻底消除魏国压制,将国防前线推至黄河东岸,不用再担心魏军随便大举南下。

还巩固了函谷关防御体系,形成河西高地—函谷关—黄河天险立体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更可以以河西为跳板,随时渡黄河进攻魏国河东、威胁韩国上党,是连接关中与中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河西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极为发达,且靠近水利方便运输,可为后续东出提供便利。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战略上意义。

这场伐魏之战,标志着秦国崛起成强国,为一统六国埋下基石,此后秦军东征皆可以此为起点!

这场胜利是辉煌的,是傲然的,更是重要的。

也正因如此,余朝阳才会咬牙接下这场大规模兵团作战的任务。

人若上千,扯地连天,人若上万,无边无沿。

此次秦国东出之军,又岂止上万?

之前没亲自上手还不觉得有啥,可这次亲临一线方明白:这大兵团作战真不是人玩的!

且不说是进是退,单单是一个大军调度就能把人搞得焦头烂额。

越是如此,就越明白兵仙韩信的精才艳绝,指挥数十万大军跟如臂挥使似的,无愧兵仙之名。

‘倘若,秦国也能出现一尊比肩韩信的帅才…’

‘何愁天下不平?’

望着因大胜收复河西而歌舞升平的秦军,余朝阳却是隐隐升起一抹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