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字营的军事行动很快开始,把所有人都搞了个措手不及。
当埃哈特赶来见朱大壮的时候,全州城内的士兵已经开始搜捕夷族人了。
其实这件事情看起来仓促,实际上是早有预谋的,早在朱大壮离开全州之前,朱大壮就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州的大小部门。
尤其是在朱大壮受封之后,得国政府就根据朱大壮的要求,由得国驻全州港舰队接管了全州港的防务。
毫不客气地说,即使朱大壮远在国外,但实际上全州府的实际统治者已经成为了朱大壮。
这个淮北巡抚恩寿很显然是没有弄清局势,以为全州也可以像淮北别的地方一样,被他一道命令就可以拿下。
张诚虽然不敢直接杀了恩铭,但是根本就不会执行淮北巡抚的命令,所以恩铭实际上就是被软禁在了朱大壮的指挥部里。
而早在朱大壮回国之前,埃哈特就已经根据朱大壮的要求联系了全州船政局的各级官吏,告诉他们准备接手全州府。
所以等到朱大壮一回来,就迅速接手了整个全州府。
而恩铭就很不幸地成为了朱大壮祭旗的工具。
此时的局势十分严峻,面对风起云涌的危局,夷族大臣已经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知道自己的朝廷要完了,但是有不甘心就这么完了,于是他们就想拉着一切可以陪葬的人一起陪葬。
所以,恩铭宁可把淮北省打烂也不会留给革命党,更不会留给朱大壮,所以朱大壮必须在恩铭彻底疯狂之前,弄死这条老狗。
否则等到恩铭把全州打烂了,朱大壮的全面工业化道路也就不用折腾了。
所以干大事要抓紧,不能等到敌人打上门来把家里的瓶瓶罐罐都打碎了再去想着保护门庭。
至少要把夷族贵族势力从宁国的政治格局中清除出去,这样即使是袁蔚亭与自己对立,那也不是形成全面内战的局面。
现在的情况就是宁国朝廷这幢破房子已经到了一捅就倒的地步,虽然朱大壮已经做了第一个踹墙壁的人,但是所谓墙倒众人推,很快就会有更多地势力加入到这场群雄逐鹿的运动中来,就是不知道最终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朱大壮之所以要做那个吃螃蟹的人,倒不是因为他想出风头,或者觉得自己牛逼了,全州城容不下他了。
而是因为穷途末路的宁国朝廷为了挽回危局必然会不顾一切地采取毫无下限的卖国行为,以期望能够依靠外国列强的支持苟延残喘,面对这种情况,朱大壮必须阻止夷族贵族继续卖国。
朱大壮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说明,你敢卖国我就敢反抗,这个国家不是你一家一姓的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