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乱。”沈逸纠正,“是假破绽。”
他设计新战术链:前中期主动示弱,诱导“铁壁之阵”发起反击,待其完成反打、技能进入冷却的1.8秒窗口,由“夜莺”从侧翼高台切入,张锐瞬移控场,王哲掩护输出。关键在于,示弱必须真实到足以骗过对手的预判系统,又可控到不引发连锁崩盘。
训练舱内,五人穿戴反馈环,进入模拟战场。第一轮演练,张锐在示弱阶段仍下意识前压,被系统判定为“意图暴露”,敌方阵型未动。第二轮,林悦因技能释放节奏过稳,被识别为“非应激反应”,对手未触发反击逻辑。
第三轮,沈逸亲自接入敌方指挥视角,模拟“铁壁之阵”的决策模式。他观察己方走位,一旦发现任何不符合“被动溃退”特征的行为,立即终止推演。
“张锐,你刚才抬手太快。”沈逸说,“他们不是看你打了多少技能,而是看你有没有‘怕’。”
张锐咬牙:“可我他妈得装怂?”
“不是装。”沈逸调出神经反馈图,“是让系统以为你在怕。”
他让张锐关闭技能预瞄辅助,强制在受到攻击后延迟0.5秒才做出反应。王哲则被要求在撤退时故意走位重叠,制造阵型混乱假象。林悦的法杖共鸣频率被调低0.2赫兹,使技能释放波形呈现轻微颤抖,模拟情绪波动。
第三轮重启。
这一次,敌方阵型在第七分钟主动前压,发起反击。己方四人按计划溃退,技能释放零散,协同误差飙升至0.38秒。就在敌方完成反打、辅助位技能冷却的瞬间,沈逸操控“夜莺”从高台跃下,法杖共鸣频率骤升,一道星陨咒精准落入场心。
张锐瞬移切入,王哲控场,林悦补上输出链。破防成功。
训练舱内,五人摘下反馈环。张锐抹了把汗,咧嘴:“这比真打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