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又强调了回家路上的安全问题,要求休假的人,至少三人一起,不能单独行动。要不然就提前跟自己说,方便的时候,她也可以拉他们回村子。
想到过段时间自己要跟着考古队的人进山,夏沫决定第二天的时候早一点进城,去供销社多买点东西,多准备点吃食和紧急用品总是好的,有备无患嘛。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决定,他碰到了刘爱民心心念念要给她介绍的对象,刘志高回家探亲了,还跟夏沫来了个不打不相识。
破天荒的,夏沫早上没有上山,按照昨天的计划,她起床晨练了一会儿便驱车来到了镇上。要知道这个年代要想在供销社买到紧俏货,还是尽早去的好。
果然没有白白去,夏沫到的时候正看到一大群大姑娘、小媳妇、大爷、大妈们围着一个摊位抢购,走近了看才知道原来是有牛肉卖。
要知道这个年代可是不兴吃牛肉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牛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养殖,只有村里零星几头老黄牛,那可是农民吃饭的好搭档。
听说附近有几个村子都是好几个村子共同拥有一头牛,说句夸张点儿的话,牛的金贵程度远远凌驾在人之上。即使农民要被饿死,农民也不舍得杀掉牛来吃肉的。
可眼前的确实是牛肉,一旁的供销社人员见到夏沫来,很是热情,夏沫可是他们这里的老主顾了,不管是她的购物能力,还是给供销社提供的凉皮的事情,都让夏沫在供销社导购眼里不一样,一向眼睛长在头顶的她们对夏沫那叫一个亲切。
这不,看到夏沫来,一个导购主动给夏沫解释道:
“看到没有,那个干部模样的大叔,就是他把牛送来的,送来的时候牛还是热乎的呢。说是牛得病了,送来的时候牛刚好咽气。要不然咱们供销社就是打死也拿不出牛肉来供给啊。
不说了,趁领导没有注意,我也得去抢一点儿给家里人尝尝味道。”
没有等夏沫回答,一旁的导购忍不住加入到了抢购牛肉的行列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