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干!”百姓们的呼应声此起彼伏,工具碰撞声重新响彻原野。
夜幕降临,百姓们陆续回家,姜淮却举着火把沿渠线巡视。
火光中,新挖的泥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捏了捏,仿佛已经看到了清凌凌的河水流进干渴的田地,看到了金黄的稻谷压弯枝头。
“大人,回去歇息吧。”梁远提着灯笼找来,“明日还要去边关巡视。”
姜淮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月光下蜿蜒的水渠。
这条由万民之手开凿的渠道,不仅是抗旱的水路,更是连系官民之心的纽带。
回到府衙,姜淮连夜给李将军写回信,又批了几份关于水渠物资调拨的公文。
.......
之后,到九月,九月的天,孩儿的脸。
清晨还是晴空万里,晌午刚过,西北天际就压来了铅灰色的云团。
姜淮站在半完工的水渠堤岸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眉头紧锁。
真是天公不作美啊。
“大人,看这天色,怕是要下大雨。”梁远仰头望天,声音里带着忧虑,“新渠还没加固,万一山洪...”
姜淮抬手打断:“传令下去,所有劳力立即加固险段,尤其是李家村那段新挖的黄土渠岸。”他边说边大步走向马匹,“我去上游看看分水坝。”
不会这个时候爆发山洪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梁远急道:“大人,让下官去吧!您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
姜淮已经翻身上马:“分水坝若出事,下游七个村都危险。你留在这里协调人手。”说罢一夹马腹,青骢马箭一般蹿了出去。
马背上的姜淮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湿气越来越重。
远处传来闷雷声,像是有巨兽在地底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