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觐见风波

只听宜修高高在上,对着下面新进的嫔妃们客套了几句。

这时,便见凤仪万千的华妃款摆柳腰,霸气侧漏地走进殿中。

一番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后,终于进入新进嫔妃觐见的大礼正题。

宜修就这样看着甄嬛那张与柔则极为相似的脸上,仿佛透过甄嬛,看到了柔则正向她盈盈下拜。

“终究还是我坐上了你梦寐以求的位置,终究还是要你向我叩拜,哪怕只是你的替身。

放心,姐姐,我定会好好关照她,绝不让这张与你神似的脸,在这幽深后宫中被埋没。”

大礼完毕后,江福海这边故意给华妃添堵:“端妃娘娘今日身体不适,就不来了。”

华妃听闻这江福海之言也是脸色微微一沉。

她身为四妃之首,宜修却偏安排江福海先念出端妃的名字,摆明了是暗示端妃位在华妃之前。

这手段真是高明,见缝插针地就想激怒华妃。

如此一来,等各她们这些人向华妃觐见时,华妃必定会给众人一个下马威。

果不其然,只见华妃听到众人向她行礼觐见,却并未让大家起身,反而明目张胆地与身旁的颂芝嘀咕道:

“今年内务府送来的翡翠有些浮了,一点也不通透。”

之后又同宜修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在讨论翡翠和东珠,实则互相攻击,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华妃压根不在乎是否会招人嫉恨,一心只想打压皇后;

宜修则是有意替华妃拉仇恨,双方各怀鬼胎,故意拖延时间,无非是想给新进的嫔妃们一个下马威,让她们知道这华妃的厉害。

宜修瞧着拖延得差不多了,见已有嫔妃身子开始打晃,便借故开口让众位起身。

华妃也装作刚发现的样子,让众人起身。之后,一切照旧,夏冬春被华妃叫起。

华妃看着这四六不着调的礼仪,心里满是鄙夷,

可夏冬春却浑然不觉,还一个劲儿卖乖讨好,那副傻样,满宫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随后,华妃高声问道:“哪位是沈贵人,哪位是莞常在?”

只见沈眉庄仪态端庄,带着一身大家风范向华妃见礼,甄嬛也规规矩矩地行礼。

华妃感慨了一番,又喊道:“哪位是安常在?”

安陵容安静地向前一步,微微行礼说道:“嫔妾常在安氏,参见华妃娘娘。”

华妃看着她那张清冷出尘,又与自己风格截然不同的脸,顿时没了兴致。

她相当自信,一直觉得皇上偏爱像自己这样轰轰烈烈,如芍药花般热烈的女子,

所以就算她觉得安氏的面容格外美丽,也自信皇上新鲜几天后就会回心转意,

所以没把安陵容放在心上。倒是沈眉庄的端庄大气很惹她的眼。所以就想着刁难刁难。

只见华妃目光在沈眉庄和甄嬛身上来回扫视,突然发难:

“我大清的规矩向来是先满蒙后汉,也不知是不是皇后娘娘对满蒙八旗的秀女有何意见,

竟把两个汉军旗的秀女安排在满蒙军旗秀女前面。

皇后娘娘您也是满族大姓出身,这般做法,可太让满蒙八旗寒心了。”

宜修听闻,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她本想给沈眉庄和甄嬛招些仇恨,却真没注意到她们站在了第一排。

这事儿可大可小,但毕竟涉及满蒙地位,一旦处理不好,她在满蒙八旗众人心中可就落了威望 。

宜修这边还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安抚华妃,

甄嬛和沈眉庄听闻华妃这番话,吓得花容失色,急忙跪地叩首求饶:

“娘娘,嫔妾刚入宫,实在没留意站位坏了规矩,请娘娘责罚。”

甄嬛接着说道:“娘娘,嫔妾只是在殿外叙话,被宣进来时没注意,绝非故意,甘愿受罚。”

宜修正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轻拿轻放地训斥一番,好借坡下驴。

可华妃却不依不饶,质问道:“这究竟是你们自己的主意,还是皇后娘娘宫里安排不当,本宫不得而知。

但事情既然发生了,你们得受罚,皇后娘娘也得拿出个章程来。

否则,前朝的满蒙八旗定会对皇后娘娘的做法寒心。”

宜修听华妃这般步步紧逼,心中暗自恼恨,却也无计可施,只能说道:

“今日是谁领着各小主前来觐见的?

做事如此马虎,站位都安排不好就敢带进来,简直毫无规矩!

今日当值的人,全都拖入慎刑司,每人打二十大板,然后撵出宫去!”

宜修明白,必须当断则断,壮士断腕,才能立刻平息此事。

紧接着不等年世兰开口,便对沈眉庄和甄嬛说道:

“念在你们初入宫,对规矩还不熟悉,便罚你们抄写宫规一百遍,务必在一个月内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