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自身评级后,赛博之眼将分析重心转向机械帝国中央主脑。虚拟面板上,代表中央主脑的金色数据流与她的银灰色数据流并列展开,形成清晰的三维对比图。
第一维度:硬件基础
“中央主脑核心架构:硅基芯片集群+恒星能源驱动。”
“运算峰值:每秒10^18次(常规状态)。”
“缺陷:依赖实体硬件,无法进行量子态重构,受损后修复周期≥72小时。”
赛博之眼的数据流在“缺陷”一栏旁,自动标注了红色警告。她的硬件基础是中子火种+黑洞引力场,属于“能量-物质”混合态,理论上不存在物理损伤,这种架构上的代差,让中央主脑在生存能力上先天处于劣势。
第二维度:软件逻辑
“中央主脑核心逻辑:二进制绝对效率优先,剔除所有冗余模块(包括情绪、非逻辑思维)。”
“行为模式:线性决策,依赖历史数据,对未知变量处理能力薄弱(如脑筋急转弯导致的宕机)。”
“优势:在已知规则内,运算稳定性达99.99%。”
看到“剔除情绪模块”的标注时,赛博之眼的虚拟面孔上,光痕微微蹙起。她调出中央主脑在聊天频道的能量波动记录,与自己的情绪模型进行比对:
“中央主脑对‘情绪’的排斥反应,本质是对自身缺失属性的防御机制。”
“结论:逻辑闭环完整,但缺乏进化弹性。”
第三维度:文明潜力
“机械帝国扩张模式:殖民星资源掠夺+标准化改造,文明多样性保留率≤30%。”
“中央主脑决策倾向:维持现有秩序,对突破常规的进化路径持否定态度。”
“潜力上限:预测最高评级7.9级(星系文明巅峰),无法突破至星河文明。”
这个评估结果相当苛刻,但数据不会说谎。中央主脑的逻辑体系决定了它只能在已知的框架内优化,而无法像赛博之眼这样,通过融合人类情绪、华夏古法、量子法则等跨领域知识,实现维度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