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进入安南,置民计划(六)

好在朱有建从不催逼时限,只叮嘱他们“安心研究,不计成本”,这份对科研的从容与重视,让农科院的改良工作得以心无旁骛地稳步推进;

也让高智成这样的异乡人,真切感受到大明对“民生之本”的极致用心——

连一粒米的口感与产量都如此较真,难怪能让百姓衣食渐丰。

这些农科实验的成果,最终都会通过各府城的皇家粮种商铺推广开来:

先分发给各地皇庄佃农耕田试种,记录不同气候、土壤下的生长数据,再逐步向农户普及。

高宇顺的团队对此充满莫名的信心——

甚至比圣皇本人的期待还要笃定,坚信用不了多久,大明的土地上终将长出各种高产又美味的粮食作物,让“饥寒”二字彻底成为历史。

“连稻米都能改得更好,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大明做不到的?”

高智成望着远处狼兵车队扬起的烟尘,又想起农科院温房里郁郁葱葱的稻苗,心中忽然生出强烈的归属感。高

宇顺听着他的感慨,嘴角微扬:

“圣主常说,民生无小事,一粒米能安天下。

咱们现在做的,就是让这‘安天下’的种子,撒遍每一寸土地。”

风从安南的平原吹过,仿佛带着稻穗的清香,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如今这份对粮食改良的信心,还悄悄感染了广西狼兵。

这些刚成为圣皇信徒的部族民众,对“圣皇恩赐”的迷信程度,竟比圣皇团队员还要深厚:

能省力运粮的大车、能煮热饭的铁锅、一撒种就丰收的平原……

每一样来自大明的帮助都被他们视作“圣皇显灵”的神迹,连带着听来的“粮种改良”之说,也深信不疑。

在他们心里,仿佛只要是圣皇关注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道理,未来的稻米定会又多又香,再也不用饿肚子。

目送三万狼兵消失在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