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云南聚兵,土司众相(二)

沐天波领着巡抚吴兆文、巡按吴文瀛迎出二门外,接过圣旨时手指都在发颤。

自去年四月后,北方的消息就断了——

闯军入山西、宁武关陷落、宣府告急的塘报像最后几声雁鸣,之后便再无音讯。

他派出去的哨探连湖广地界都闯不过,如今云贵就像被蒙住眼睛的巨人,只能在黑暗里猜测京城的命运。

“陛下……还好吗?”

沐天波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吴兆文拍了拍他的肩,目光转向贵州方向。

这位头发花白的巡抚本想组建勤王队伍,可贵州宣慰司又乱了——

土司们为了争夺水源打了起来,山地里的苗寨与汉村械斗不断。

“老规矩,先安抚再弹压。”

吴兆文叹了口气,贵州的乱局就像地里的杂草,每隔几年就要冒一次,解决了水源争地;

过几年又会为了作物收成闹起来,安稳日子从没超过五年。

沐天波望着这位七十岁的老臣,心里又暖又涩。

他十岁承爵时,云贵土司根本不把毛孩子放在眼里,叛乱此起彼伏。

崇祯十二年他哭着向朝廷求援,是皇帝把吴兆文派来,又让御史吴文瀛巡按云贵,二吴一柔一刚,才把这片土地摁住。

如今他虽已能独当一面,可没了北方消息,心里总像空了块。

“吴公,您说……陛下会不会出事?”

吴兆文抚摸着圣旨上的龙纹,眼神突然亮起来:

“陛下是明主,跟孝宗爷一样的清明君主。”

他总想起五年前皇帝召见时的情景,御座上的年轻人握着他的手说“云贵安则天下安”,眼里的光比殿上的烛火还亮。

“陛下勤政爱民,定然能渡过难关。”

他说得斩钉截铁,仿佛这样就能给年轻的黔国公,也给茫然的自己打气。

而此时的东南海面上,荷兰人的舰队已悄悄拔锚,朝着小流求的方向驶去。

他们不知道云贵的臣子还在为皇帝担忧,更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船,有三成股份正属于那些嘲笑崇祯“外强中干”的江南豪商。

海风吹动着荷兰国旗,也吹动着大明疆域边缘的暗流,而紫禁城的消息,还困在冰雪与战火里,迟迟传不到这片风雨飘摇的土地。

大明朝的皇帝们实在是段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