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门后,郑海峰的秃头在射灯下泛光,对面坐着个穿亚麻西装的外籍男子,两人推过来的文件上,"明远新能源三期"几个字被咖啡杯压着边角。
"顾记者?"招商办主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顾轻语猛地转身,发尾扫过对方肩膀,相机在包里撞出闷响。
她扬起标准的记者微笑,笔记本在指尖转了个圈:"听说开发区要引进东南亚新能源技术,能说说具体合作方吗?"余光瞥见会议室门开了条缝,外籍男子的皮鞋尖闪过,她按下快门的手指几乎要掐进掌心。
深夜十一点,市委党校203宿舍的台灯晕着暖黄光晕。
林昭翻开《区域经济发展概论》,书页间夹着顾轻语发来的加密邮件——照片里外籍男子的胸牌清晰可见:"东南亚联合能源驻沪商务代表"。
系统界面浮现在视网膜上,红色标记在"外资异常注资"几个字上跳动。
"林昭同志。"隔壁床的张科长翻了个身,"明天小组讨论你准备讲什么?
我看你整天翻材料,别太拼了。"林昭合上书,借着去卫生间的由头打开手机。
系统"政策推演"模块刚生成新数据:"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预测准确率92%。"
第二天讨论会上,林昭的发言让所有人停下了记笔记的笔。"未来三年,开发区将淘汰30%高耗能加工企业,重点引入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项目。"他望着前排省委副秘书长微挑的眉峰,"依据是去年省发改委下发的《新能源产业升级指导意见》,还有..."他顿了顿,"云州本土企业的技术储备报告。"
散会后,副秘书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林,你这些数据...是不是掌握了什么内部材料?"林昭看着对方胸前的党徽,笑得温和:"都是公开文件里的,可能我看得仔细些。"转身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目标人物关注指数提升至85%,建议保持信息透明度。"
晚间视频通话时,四女的脸挤在手机屏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