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进入朝堂,所有人都齐刷刷跪了下来,向大夏皇帝高声行礼。
“都平身吧!”
满脸病容的朱不治,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和皇族,淡淡就是一句。
“谢圣上!”
跪着的人们,一声谢恩后,纷纷站了起来,文武百官依旧分立朝堂两侧,皇族们在銮台的一侧站了。
朱不治目光扫过整个朝堂,缓缓说道:“自老祖宗开国以来,大夏江山社稷,此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为了祖宗打下的基业,为了大夏百姓的福祉,朕决定,调遣北漠边城北防军入关抗击元蒙鞑子,保我大夏江山永固。”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调集北漠边城北防军入关?
“父皇三思啊!”
新太子朱桓,目光一瞥身边的皇后,没等皇后眼神示意,急急扑到銮台正中跪下喊道:“祖宗家法,也是国之根本,父皇切莫置祖宗禁令而不顾,放北防军入关更是不可取啊!”
“是啊圣上!”
新太子集团的二号人物,吏部尚书王正年,也上前几步,跪在朱桓身后呼道:“还请圣上三思而后行,眼下镇北王已经挂帅地方军队,且又封了左右先锋,依微臣之见,不可再违背祖制调边军入关。”
銮台上面,高坐在龙椅上的朱不治,面颊一阵抖动,目光看向一言未发的郑岳嵩,“肃王,对此你有何看法?”
是啊!
以往发言,肃王郑岳嵩就是风向标,总是第一个表态。
这次,他却置身事外,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
郑岳嵩横出班列两步,躬身拱手,缓缓说道:“回圣上话,镇北王亲自挂帅地方军队,难得啊难道,如此爱国壮志,当是臣等学习之楷模,但地方军队作战能力毕竟不比边军,为了我大夏的江山社稷,还得一支威武之师两头夹击蒙贼,圣上调集边军入关,此乃英明决策!”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觉意外。
一向和镇北王唱对台戏的肃王,此时却极力拥护这个决定。
“郑岳嵩,你别忘了,我朱家还有祖训高悬,容不得你这个外人指手画脚。”
差点暴跳起来的朱桓,当即转过身来,指着郑岳嵩的眼窝就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