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重担在肩

杨进京摸出个小本子:"砖窑停产了,果园遭了虫害,水库年久失修..."他顿了顿,"年轻人全跑县城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

老支书的眼睛黯淡下去。东八里庄曾经是公社时期的先进大队,如今却成了县里的负担。

"不过有个好消息。"杨进京合上本子,"省里要把咱们村列入'乡村振兴试点',首批扶持资金二十万。"

老支书猛地坐起来,差点扯掉输液管:"多少?二十万?"

"嗯。"杨进京扶他躺好,"条件是三年内人均收入翻一番。"

窗外的梧桐树被风吹得哗哗响,几片黄叶粘在玻璃上,像极了当年村委会墙上的奖状。老支书突然抓住杨进京的手:"进京,我早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第二天一早,杨进京骑着自行车去了村委会。褪色的红旗还在屋顶飘扬,但墙上的"农业学大寨"标语已经斑驳。会计老徐正在打算盘,见他来了连忙起身:"杨支书!"

这个称呼让杨进京愣了一下。上辈子他当大队长时,老徐还是个毛头小子,现在却已经两鬓斑白。

"账上还有多少钱?"

老徐苦笑着翻开账本:"六块八毛五...还欠电管站三百二。"

杨进京从兜里掏出张支票:"先还债,剩下的买二十把新扫帚。"他指了指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落叶,"明天全村大扫除,党员带头。"

走出村委会,杨进京拐去了砖窑。坍塌的窑洞像张饥饿的大嘴,旁边堆着半成品砖坯,已经长满了野草。上辈子这里红火时,每天能出五千块砖,养活半个村的人。

"杨...杨支书?"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从窑洞后面转出来,手上全是老茧,"听说你回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进京认出了这是当年的烧窑师傅老李头。上辈子他瘫在床上时,老李头是少数几个还来看他的乡亲之一,每次都带几个自家种的萝卜。

"李叔,这窑还能用不?"

老李头吐了口痰:"修修凑合能用...就是销路..."

"销路我来解决。"杨进京掏出烟袋锅,递给老人一撮烟丝,"您找几个老把式,先把窑修起来。"

正说着,远处传来突突的响声。张虎开着厂里的三轮车来了,车斗里装着两袋水泥:"杨哥!按您说的,先拉两吨过来!"

杨进京点点头。他早就想好了——农机厂的扩建需要大量建材,与其从外地买,不如把村里的砖窑盘活。这样既解决了销路,又能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中午,杨进京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开了个露天会。稀稀拉拉来了三十多人,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站在磨盘上,声音洪亮:"从今天起,砖窑复工,工资日结!"

人群骚动起来。几个老人交头接耳:"真的假的?日结?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