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终于在延迟了一个月,把货交给了邮政。
一番核算下来,这次的订单还是有利润的。
厂里经费足,胡德华也难得想开了,把仓库的废铜烂铁都腾了出来。
未雨绸缪的买了一批新配件,放在仓库备用。
都是工业零件,放上一些时间,也不会坏,屯着备用,好过突然没货。
不知不觉中,时间又来到了冬天。
还没下雪,气温就急剧下降,趁着周末休息有时间。
一家人都出动了,出去买过冬物资。
粮食和煤炭是重中之重,这一大家人的消耗可不低。
冬天没有新鲜蔬菜,因此要提前买好冬储蔬菜,大白菜,土豆,红薯类的。
只要仓库放得下,都要买,家里十几口开火,一买都是几十斤几十斤的买。
现在刘卫国的工资是65块,媳妇温蓉的工资就22块,温蓉那一份,就由刘卫国交了。
幸好刘卫国是涨了工资,不然他都不够交伙食费的。
二嫂没上班,所以她那一份也是二哥交的,二哥董跃山工资72,至于他给媳妇多少零花钱,就没人知道了。
家里开销的大头,还是刘家父母,老两口的工资加起来,应该有200多,不到300的样子,是全家收入最高的。
回去的路上,看到其他邻居,也在买过冬物资。
和刘家人轻松的表情不一样,95号院的住户们,表情要沉重的多。
又熬了一年,好像还没有好起来的样子,天气暖和的时候,还能饿一饿。
这天气冷了,肚里没有东西,就很难扛得住了。
这不一下班,贾东旭又在找人借钱借粮了。
一听到贾东旭要借钱,易中海就有感觉不对劲。
以他对贾家的了解,不应该会没钱啊,山穷水尽更加不可能了。
总不能是贾张氏捏着存款,宁愿看自家人饿死,也不肯拿钱出来用?
“东旭,你师娘身体不好,我现在工资也涨不上去,我手里也没钱了!”易中海死活不会拿老本出来了。
听到易中海不肯借钱,贾东西难掩失望,现在他可以说真是走投无路。
能借的,都被他借过了,他啥都借,钱、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