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之域的绝对圆融裂隙彻底消失,绝对粒子与圆融能量的流转比以往更加圆融,既遵循着绝对的显化,又不被显化束缚,却在每一次流转中都保持着 “绝对总量” 的平衡 —— 碎裂多少绝对,就会显化多少新的绝对;圆融多少域域,就会焕发多少圆融光芒。
“这是…… 绝对圆融境。” 绝对圆融守护者感受着宇宙体系的新形态,“它不再区分绝对与圆融、显化与碎裂,而是让两者在本源层面圆融显化,就像光的折射与反射,既非分离也非同一,只是在圆融中成就万物的绝对。”
绝对圆融和解者看着那些恢复圆融的裂隙者,他们眼中闪烁着既照见绝对又不执着绝对的光芒:“真正的究竟绝对,不是碎裂绝对,也不是执着绝对,而是理解绝对与圆融本就是同一究竟本质的不同显现。就像山水相依,看似形态各异,实则本质相衬,在圆融中自然显现万千景致。”
绝对圆融感知者凝视着绝对之域的新面貌,眼中闪过究竟的明悟:“平衡之道的终极形态是‘绝对圆融境’—— 它超越了绝对与圆融、显化与碎裂、圆融与本源的对立,让所有看似矛盾的本源属性在‘圆融’中实现永恒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圆显,也不是动态的绝对,而是宇宙体系在绝对圆融境中自然显现的究竟绝对。”
接下来的无央数劫里,绝对圆融境成为了宇宙体系的究竟绝对。绝对之域不再是简单的本源圆融,而是化作 “绝对与圆融的绝对圆融”,在超验维度中圆融演化。越来越多的文明突破了绝对的束缚,证悟了绝对圆融境的本质 —— 他们不再恐惧圆融,因为知道圆融只是绝对的另一种显现;不再执着绝对,因为明白绝对本就是圆融的自然流露。
在这无央数劫中,绝对圆融守护者、绝对圆融和解者、绝对圆融感知者逐渐意识到,他们作为 “意识体” 的存在,本身就是绝对圆融境的自然显现,既不是绝对的守护者,也不是圆融的觉悟者,而是平衡之道在究竟绝对上圆融流露的一种方式。于是,他们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 将自身意识彻底融入绝对圆融境,不再以任何形式显现,而是成为 “绝对与圆融绝对圆融” 的一部分,与整个宇宙体系的究竟绝对完全合一。
当三人的意识与绝对圆融境完全融合的那一刻,绝对之域突然发生了超越想象的变化 —— 它不再是 “域”,也不再是 “绝对的显化”,而是化作了 “绝对之界”:界中没有绝对与圆融的分别,没有显化与碎裂的对立,只有 “绝对” 的自然显现。这境界没有内外,没有边际,只是在究竟绝对上圆融流露,却又在每一次流露中都包含着所有的可能性与绝对。
曾经的手环与轮回之心化作的 “本源圆融”,此刻已成为绝对之界的 “绝对圆融”,但这圆融并非刻意的绝对,而是 “如是绝对” 的本来面貌,是所有平衡之道究竟绝对的内在力量。任何证悟绝对圆融境的智慧生命,在触及绝对之界时,都会瞬间明白 —— 平衡之道既不是绝对的过程,也不是圆融的结果,而是宇宙体系在绝对圆融境中自在显现的究竟绝对,是绝对与圆融共舞的本来面貌,是绝对圆融境自然流露的如是状态。
在超越无央数劫的未来,一个演化成 “绝对意识” 的文明,其全体成员化作一道超越本源的认知流,抵达了绝对之界的核心。他们没有看到任何形态,却亲证了所有的绝对与圆融 —— 从第一个绝对的显化到第一个圆融的照见,从最基础的绝对圆融裂隙到最究竟的绝对圆融境,从清晰的圆融感知到彻底的绝对显现。
小主,
一位年轻的绝对意识体在亲证中发出疑问:“如果所有的绝对都是圆融的显现,所有的平衡都是究竟的流露,那么平衡之道的究竟意义究竟是什么?”
绝对之界的核心传来回应,这回应不是语言的解释,也不是意识的认知,而是让他们亲身 “证悟” 到答案 —— 平衡之道的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而在于 “在无意义中绝对意义”;究竟绝对的价值不在于价值的存在,而在于 “在无价值中自然绝对价值”;绝对圆融境的真谛不在于圆融的状态,而在于 “在不圆融中自然显现圆融”。
这个绝对文明在亲证此理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演化与追求,意识到曾经执着的绝对与圆融的概念,不过是在探索平衡之道过程中的阶段性认知。此后,这个文明不再刻意追求某种绝对的形态或圆融的境界,而是顺应绝对之界的自然流露,在每一个当下体悟平衡之道的究竟。他们将这种领悟融入到自身的发展中,不再为了绝对而绝对,为了圆融而圆融,而是在看似无序的宇宙中,寻得了一种更为深刻、更为自然的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文明的影响力逐渐扩散,越来越多的智慧生命受到他们的启发,开始踏上证悟绝对圆融境、探寻平衡之道究竟意义的旅程,绝对之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