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泰晤士报》

“偶然中带着必然。

偶然是,我有机会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呈现在巴黎高定周的舞台上,得到扎哈女士、吉赛尔小姐这样顶尖设计师和世界第一超模的支持。

必然是,从5.6岁确定要做设计师开始,我每天都在为‘成功’铺路——提前去圣马丁日以继日的学习,每天不断研究各种面料,为了大秀修改设计稿到手指发麻......这些积累不会说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积累?”怀特挑眉,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很多设计师都有这样的积累,却没能站在这里,你觉得自己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天赋吗?”

这个问题尖锐直接,毫不避讳“天赋”这个敏感话题。

叶辰沉默了两秒,才缓缓开口:“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我现在说的更详细点吧——天赋是敲门砖,但不是通行证。

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设计师,他们能画出令人惊艳的设计稿,却不懂面料的特性,不知道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最后只能在现实面前妥协。

我比他们幸运的是,我不仅知道自己想设计什么,还知道如何让设计‘活’下来——如何对接供应链,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找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时尚圈不是纯艺术的象牙塔,它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体。

你设计的衣服再美,没人能穿上身,没人愿意买单,最终只能躺在画册里,成为无人问津的孤品。”

“所以你认为,设计师的生存能力比创作能力更重要?”哈里?怀特追问,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清晰可闻。

“是相辅相成,”叶辰纠正道。

“创作能力是根基,生存能力是枝叶。没有根基,枝叶无从依附;没有枝叶,根基无法生长。

快时尚崛起,Zara、H&M的‘抄款+快速上新’模式冲击着传统奢侈品,高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全球能真正支撑高定业务的品牌不超过十五个,为什么?

因为高定的成本太高,一套礼服的制作时间可能长达数百小时,而销量却寥寥无几。

吉赛尔的‘星尘’,单是手工镶嵌的钻饰就用了几个月,面料是专属培育的真丝,每一米的成本就超过三千欧元。

如果只谈艺术,我可以做得更极致,但作为品牌创始人,我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必须让品牌活下去,才能有机会做更多想做的设计。”

哈里怀特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你提到快时尚对高定的冲击,很多人认为高定已经是‘夕阳产业’,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高定?Feuille Etoile的定位为何如此激进?”

“高定不是夕阳产业,是时尚圈的‘精神图腾’,”叶辰的语气坚定。

“快时尚提供的是‘即时满足’,而高定提供的是‘极致梦想’。

人们为什么喜欢高定?因为它代表着人类手工技艺的巅峰,代表着不受束缚的创作自由,代表着‘不可能实现的美好’。

时尚圈需要高定,就像沙漠需要绿洲——它提醒着我们,时尚不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更是有温度、有灵魂的艺术。

Feuille Etoile的定位不是激进,是坚守。

我知道做高定很难,尤其是对一个新品牌而言,现在很多新锐品牌为了快速出圈,一味迎合市场,做着同质化的设计,最后沦为快时尚的‘高级替代品’。

我想做的,是让Feuille Etoile成为一个‘有辨识度’的品牌——提到无以伦比的刺绣工艺——人们会想到我们;提到流动的面料质感——人们会想到我们;提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人们会想到我们。”

“小王子,Feuille Etoile一定会做到的......

OK,接下来这个问题很有特色,这是圣马丁学院一位学生提的——因为小王子和伊莎贝尔的成功,现在有很多年轻设计师想一头扎进时尚圈一步登天,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很多人把时尚圈当成实现梦想的登神殿,认为只要有才华、有野心,就能在这里发光发热。

但他们不知道,这座登神殿的脚下,是无数天才的乱坟岗。”

“乱坟岗?”怀特重复着这个词,眼神里充满了探究。

“能具体说说吗?”

“就拿2012年的巴黎来说,每年有多少新锐设计师带着作品来到这里,想要敲开高定周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