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滁州战后卢象升的意见

每月需饷银二十三万两,并允许洪承畴辞去三边总督职务,他辞去湖广巡抚的职务,各地巡抚不得因某处出现贼寇就请求调援,分散总督、理饷官的兵力和粮饷。

各省巡抚都肩负封疆重任,一处有贼寇就求援,一处需要兵力就请求调兵,若不响应就变成敌对关系,若分散响应又该如何支撑?粉饰太平时尚可调停迁就,但用兵剿贼岂能容许敷衍凑合?”

崇祯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他并非不知前线艰难,但卢象升将这层窗户纸捅破,并以如此直白、甚至显得有些咄咄逼人的方式提出要求,让他刚刚好转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户部尚书侯恂第一个忍不住,出列奏道:“陛下!卢象升立此大功,朝廷褒奖,理所应当,然其所请每月二十三万两专饷,实在……实在骇人听闻!如今国用艰难,各处边饷尚且左支右绌,若再开此例,臣……臣恐天下哗然,户部实在无力承担啊!”

御史金光辰也立刻跟上,语气尖锐:“陛下!卢象升此言,虽看似为国,实则包藏私心!要求专兵专饷,与唐代藩镇何异,此乃欲挟寇自重,将朝廷大军视为私兵!其心叵测!”

兵部尚书张凤翼见状,不得不再次站出来为卢象升说话,但他语气也严肃了许多:“陛下,卢象升所言事权不一、饷械不继,确是实情,其所请虽显急切,然其目的,仍是为了集中力量,早日平贼,只是……这专饷数额巨大,专兵之议牵涉甚广,还需从长计议。”

党争永远是大明的主旋律,朝堂上顿时分成了几派,有坚决反对的,有认为需谨慎考虑的,也有少数认为可以部分采纳的,争论不休。

崇祯听着臣子们的争吵,刚刚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烦躁和疑虑,他渴望平定流寇,但更害怕文武官员权力过大,害怕庞大的军费开支。

“够了。” 崇祯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峻,“卢象升有功当赏,加太子少保衔,赐莽玉,赏银币,依温先生所议,其所陈方略……关系重大,非朕一人可决,明日大朝会召集九卿、科道,廷议此事!”

次日,更大规模的廷议在奉天殿举行。争论更加激烈,反对者抓着藩镇、耗饷不放,支持者则强调事权专一、剿贼机不可失,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卢象升新的奏疏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份奏疏不再是激切的陈情,而是恳切的请辞,卢象升在疏中表示,深感湖广巡抚任重事繁,难以兼顾五省剿匪重任,为专心剿贼,恳请辞去湖广巡抚一职,只担任五省总理,并再次陈述了专兵专饷、协调洪承畴等请求,言辞较之前缓和,但核心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