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强军问策(下)

书房内的空气骤然凝固,几位侯爷暗自心惊——这个年轻人,竟敢在掌控京营的英国公面前,直言军权归属这个最敏感的话题!

老国公猛地直起身,膝盖撞在桌底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了——这直指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嘉靖要动卫所,要动江南集团的海贸利益,就必定需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军队,而不是现在这些大部分都与既得利益者息息相关的军队。

陈恪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英国公。

这位看似大权在握,执掌京城十万大军的国公爷,手下究竟有多少空饷?多少老弱充数?

大家都有个大概的答案,但彼此心照不宣。

阳武侯突然拍案:"既然如此,那便没了办法?"案上茶盏跳起,溅出几滴琥珀色茶汤。

"非也。"陈恪嘴角微扬,指尖在案几上划出一条无形的线,"皇上正在试图改变这一状况。"他的手指又划出几条交错线,如同棋盘,"这一局大棋中,我等皆是皇上所下一步闲棋,进可全功于社稷,退可受皇上庇护以安身。"

英国公眼中精光一闪,对陈恪的称呼悄然改变:"子恒此言甚妙。"他身体前倾,一手捻着胡须期待着,"继续说。"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恪的声音如丝绸般滑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既然明面上的改制会遭遇阳奉阴违,甚至激烈反抗,那就不妨暗中施行。"

他取出一枚白玉棋子,轻轻放在案几中央:"例如,京营中可精选勋贵子弟,逐步替换老将。"又取一枚黑棋置于白棋之侧,"以苏州新军为例,慢慢以新制招募新兵以汰换旧伍,届时,将识兵,兵识将,以营为单位逐步改编。"

灵璧侯的折扇停在半空,月白蟒袍上的褶皱都仿佛凝固。

这个计划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用勋贵子弟取代旧将,既保全了勋贵集团利益,又能确保军队忠诚;而新兵训练则完全避开腐败的卫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