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新的税收制度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港区的行政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几天功夫,几处临时驿馆便挂出了招牌,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热水饭食供应齐全,立刻分流了大量人流。

市面秩序在强有力的管控下,忙而不乱,一派欣欣向荣。

而这股汹涌的人潮,最终打消了风月行业最后的一丝犹豫。

苏州“留香苑”、南京“媚兰楼”等最先与陈恪接触的巨头,眼见此情此景,再无迟疑!

他们原本还抱着观望、试探的心态,此刻只剩下一个念头:抢占先机!

一家家装潢华丽、极尽巧思的画舫、楼馆,开始在上海港规划出的特定娱乐区紧锣密鼓地装修、筹备开业。

来自江南各地的顶尖乐师、舞姬、名厨被高薪聘请而来。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脂粉香和金钱流动的气息。

想要在这里合法经营?可以。

但必须向市舶司申请“特许营业许可”。

这“许可”可不是免费的。根据场地规模、经营项目、预估流水,需缴纳一笔从数千两到数万两不等的“资格保证金”和“首年特许经营费”。

这简直是在抢钱!但此刻,看着港口每日川流不息、消费能力极强的士商人群,没有哪家楼馆的东家还会觉得这笔钱亏。

他们争先恐后地捧着银票,在市舶司衙门前排起了长队,唯恐落后一步,好的地段和名额就被对手抢走。

陈恪坐在衙署内,听着户房书吏兴奋地汇报着每日收取的巨额许可费用,看着账册上飞速增长的数字,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只是淡淡地吩咐:“登记造册,入库封存,专项用于港口维护与水师建设,不得挪用。”

他深知,这只是开胃小菜。

真正的财源,在于可持续的税收。

小主,

时机已到。

元宵的热闹气氛达到顶点之时,一场由钱德洪、王畿亲自主讲的“心学与海事”公开讲学,在临时搭建的、却气势恢宏的“海天讲堂”内举行,台下士子云集,连许多前来考察商机的富商都挤在门口聆听。

陈恪作为东道主,出席了讲学开幕。

他一身儒雅常服,言辞谦逊,对两位大儒执礼甚恭,与士子们交流时平易近人,充分展现了他文魁的一面,赢得了满堂喝彩。

然而,就在讲学结束后,当所有人的注意力还沉浸在学术氛围中时,市舶司的告示牌上,悄然贴出了一份盖着总督衙门鲜红大印的公文——

《上海市舶司征税新规告示》

奉钦命总督开海事宜靖海伯陈钧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