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随着小太监尖细悠长的唱喏声,百官神色各异地整理衣冠,依序步入庄严的紫宸殿。
西门庆也大摇大摆地随着人流向内走去,玄阳剑依旧悬于腰间,猩红的剑穗随步伐轻晃,此刻却再无一人敢出声阻拦。
毕竟谁也不想挨一顿毒打。
至于那位被毒打至昏死过去的太尉高俅,已经被几名侍卫拖离现场,送往偏殿救治。
步入大殿,西门庆目光左右一扫。
只见一片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玉阶丹陛,气派非凡。
不愧是大宋权力中枢,确有一番煌煌气象。
他的视线最终落向大殿正中,高踞于龙椅之上的人——宋徽宗赵佶。
赵佶年约四旬,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龙袍,面容看似平静,却透着一股久居深宫的苍白与倦怠。
他的形象和西门庆想象中的差不多,虽然是一个引起靖康之耻的昏君,但身上也有着一丝天子之威。
西门庆在两旁文武百官各异的目光中,走到中央,微微拱手,声音洪亮:
“臣,西门庆,奉诏觐见!”
赵佶看着阶下佩剑傲立、方才还在殿外悍然殴打朝廷重臣的西门庆,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胸口,太阳穴突突直跳,眼神冰冷得几乎要凝出霜来。
整个紫宸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压抑得令人窒息。
所有大臣都屏住呼吸,冷汗浸透中衣。
尤其是立于文官班首的蔡京,低垂的眼皮下目光急闪,心中充满担忧。
西门庆本就功高震主,已是朝廷心腹大患,行事竟还敢如此嚣张跋扈,这不是故意激怒官家吗?
真担心官家下一瞬便会按捺不住滔天怒火,厉声令下,届时金瓜武士一拥而上……那便完了。
大殿内死一般的沉寂。
时间流逝变得无比缓慢而煎熬。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众人神经绷紧至极限之际。
赵佶脸上竟缓缓扯出一抹异常“欣慰”的笑容,声音也刻意放缓,显得宽厚温和:
“爱卿平身!”
“爱卿坐镇北疆,扫平匪患,扬我国威,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为彰爱卿不世之功,特加封爱卿为——镇北王!世袭罔替,永镇幽燕!赐九锡,享亲王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