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集:王文韶倒台

苏明远带着两个伙计,骑着快马赶往江南。从平遥到苏州,走了整整十天,等到了苏州城门口,他才发现江南的春天比平遥热闹多了——护城河上飘着画舫,岸边的柳树垂着绿丝绦,街上的商户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连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水汽。

他先去了张大人推荐的苏州府衙,知府大人听说他是汇通钱庄的少东家,立刻热情地招待:“苏公子,张大人早就跟我提过你,说你年纪轻轻就有胆识,帮朝廷揪出了王文韶,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苏明远连忙拱手:“大人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次来苏州,是想开设汇通分号,还请大人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知府大人笑着,让人拿来苏州的商户名册,“苏州的商户都盼着汇通来呢!之前盐运使垄断盐利,不少商户被压榨得喘不过气,现在盐运使倒了,大家都想找个可靠的钱庄合作,汇通的名声,在苏州早就传开了。”

有了知府大人的帮忙,苏明远找铺面的事顺利了不少。他在苏州最热闹的观前街看中了一间两层的铺面,之前是个绸缎庄,因为老板欠了盐运使的钱,铺子被查封了,现在正好空着。

可就在他准备签下租约时,却出了岔子。那天他刚到铺面门口,就看到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堵在门口,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手里把玩着一把折扇,见苏明远过来,立刻拦住:“你就是汇通来的?这铺面是我先看中的,识相的就赶紧走,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苏明远皱了皱眉,知道这是遇到地头蛇了。他身后的伙计想上前理论,被他拦住:“这位兄台,我已经跟知府大人打过招呼,这铺面的租约马上就要签了,还请你不要为难。”

“知府大人?”那汉子冷笑一声,“在苏州,知府大人也得给我王三几分面子!我告诉你,这铺面我要定了,你要是不滚,我就砸了你的行李,让你在苏州待不下去!”

苏明远没慌,他想起父亲说的“凡事多听多问”,转身对身边的伙计说:“你去问问附近的商户,这位王三是什么人。”

伙计很快回来,低声说:“公子,这王三是之前盐运使的狗腿子,盐运使倒了,他就抢着占这些查封的铺子,想转卖赚钱。”

苏明远点点头,心里有了主意。他走到王三面前,语气平静:“王三,你之前帮盐运使欺压商户,收了多少好处?我要是把这事告诉知府大人,你说你还能在苏州待下去吗?”

王三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没想到苏明远竟然知道他的底细。他愣了愣,随即恶狠狠地说:“你少吓唬我!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没吓唬你。”苏明远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王三面前,“这是我从知府大人那里拿到的名单,上面写着你帮盐运使强占的铺子,还有你收的贿赂,你要不要看看?”

王三看着纸上的字,手开始发抖。他知道知府大人正在查盐运使的余党,要是苏明远真把名单交上去,他肯定没好果子吃。“你……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苏明远收起纸,“你离开这里,以后不要再找商户的麻烦,我就不把你的事说出去。”

王三咬了咬牙,狠狠瞪了苏明远一眼,带着手下悻悻地走了。周围的商户见王三走了,都围过来,笑着说:“苏公子,你可真厉害!这王三在苏州横行霸道惯了,今天总算遇到对手了!”

苏明远笑了笑,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江南开拓的第一步,以后还会遇到更多麻烦,但只要像父亲说的那样,行得正、坐得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苏明远忙着装修铺面、招伙计、整理账目。他按照平遥总号的规矩,在铺面里挂了“诚信为本”的匾额,还贴出告示:凡是在汇通存钱的商户,存款利息比其他钱庄高一分;若是遇到困难,还能申请低息贷款。

告示贴出去的第二天,就有商户来存钱了。第一个来的是个卖丝绸的张老板,他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放在柜台上:“苏公子,我听说你帮朝廷揪出了贪官,还敢跟王三叫板,我信你,这五百两银子存在你们汇通。”

苏明远连忙让伙计给张老板开了存单,还送了他一匹平遥的棉布。张老板笑着说:“以后我就跟汇通打交道了,我还要让我的伙计们都来存钱!”

渐渐的,来汇通存钱、贷款的商户越来越多,铺面里每天都挤满了人。苏明远忙得脚不沾地,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看着汇通的招牌在江南立了起来,想着父亲的嘱托,心里满是成就感。

四、平遥:余波与温情

苏半城在平遥,也没闲着。虽然王文韶倒了,但汇通之前因为怕牵连,停了不少放贷业务,有些商户因为资金周转不开,日子过得艰难。苏半城带着李老三,挨家挨户去拜访这些商户。

走到西街的粮店时,店主刘老板正坐在门槛上叹气,店里的粮缸都空了一半。见苏半城进来,他连忙起身:“苏东家,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苏半城坐下,看着空粮缸,“是不是因为之前没敢来贷款,粮食进不来了?”

刘老板点点头,眼圈红了:“是啊,之前王文韶盯着汇通,我怕被牵连,不敢来贷款,现在粮价涨了,我手里的钱不够,进不了粮,再这样下去,这粮店就要关门了。”

苏半城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桌上:“这两百两银子,是汇通给你的低息贷款,你先拿去进粮,等生意好了再还。”

刘老板看着银票,激动得说不出话:“苏东家,您真是好人!之前我还怕您记恨我不敢来贷款,没想到您还主动来帮我……”

“都是平遥的乡亲,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苏半城笑着,“以后有困难就跟我说,别客气。”

从粮店出来,苏半城又去了东街的布庄、南街的酒坊。每到一家,他都根据商户的情况,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或者帮忙联系货源。商户们都很感激,纷纷说以后要跟汇通长期合作。

回到老宅时,已是傍晚。苏夫人正站在院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一件外套:“外面凉,快穿上。”她接过苏半城手里的账册,笑着说,“明远刚才派人来送信,说江南分号开业第一天就存了三千两银子,生意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