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集:京城震动

按察使衙门的大门不算气派,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有些发亮,门口站着两个穿着青色官服的衙役。苏明远走上前,拱手道:“劳烦两位差大哥通报一声,平遥汇通钱庄苏明远,有要事求见张敬之大人。”

“张大人正在审案,不见客。”左边的衙役摆手,语气有些不耐烦,“你一个商人,找按察使大人做什么?要是生意上的事,去户部啊。”

“此事关乎朝廷安危,关乎江南百姓,必须当面禀报张大人。”苏明远语气坚定,从怀里掏出一张赵奎供词的副本,递了过去,“劳烦差大哥把这个交给张大人,他看了就知道我不是来胡闹的。”

衙役半信半疑地接过副本,看了几眼,脸色突然变了——上面“王文韶”“刘洪”“十万两”几个字格外刺眼。他不敢耽误,赶紧跑进衙门,没过多久,就跑了出来,态度恭敬了不少:“苏公子,张大人请您进去。”

苏明远跟着衙役走进衙门,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间简陋的书房。书房里没什么摆设,只有一张旧书桌,书架上摆满了书,墙上挂着一幅“清正廉明”的字画。张敬之坐在书桌后,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官袍,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眼神却很亮。

“你就是苏明远?”张敬之开口,声音洪亮,“刚看了你的副本,上面说王文韶和刘洪勾结,垄断江南盐运,还收了十万两银子?你有证据吗?”

苏明远赶紧从布包里掏出所有证据,放在书桌上:“张大人,这是赵奎的亲笔供词,盖了他的指印;这是王文韶给赵奎的密令摹本,跟原件分毫不差;这是我一路上收集的百姓证词,都是刘洪强征盐税的受害者写的。”

张敬之拿起供词,仔细看着,眉头越皱越紧。他早就知道刘洪在江南胡作非为,去年还上书弹劾过,可奏折被王文韶在军机处压了下来,连皇上都没看到。现在有了这么确凿的证据,还有王文韶勾结的实锤,他的心里燃起了怒火。

“好一个王文韶!好一个刘洪!”张敬之把供词拍在桌上,声音里满是愤怒,“身为军机大臣,竟敢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身为盐运使,竟敢强征赋税,欺压百姓!这要是不严惩,朝廷的法度何在?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

苏明远看着张敬之的反应,心里松了口气:“张大人,现在只有您能扳倒他们了。王文韶在朝中势力大,要是等他反应过来,销毁了证据,再想查就难了。”

“你说得对,不能等。”张敬之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两步,然后停下脚步,眼神坚定,“我现在就写奏折,连同这些证据一起,派人快马送往京城,直接交给皇上。我就不信,皇上看到这些,还能容忍王文韶胡作非为!”

他拿起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每一个字都透着股刚正不阿的劲儿。苏明远站在一旁,看着张敬之的背影,心里突然觉得踏实了——有这样的清官在,王文韶的好日子,到头了。

平遥古城里,李老三正带着二十个庄丁,悄悄包围了城外的“悦来客栈”。客栈里住着赵奎带来的二十个兵丁,领头的是什长吴二——这个人跟赵奎是远房表亲,平日里仗着赵奎的势,在平遥城里胡作非为,百姓们都怕他。

“李掌柜,都安排好了。”一个庄丁凑到李老三身边,低声道,“后门、窗户都有人守着,前门我让两个兄弟假装是住店的,已经进去了。”

李老三点点头,手里握着一把短刀,眼神锐利地盯着客栈大门:“记住,别伤人性命,只要把他们控制住就行。吴二那个人狡猾得很,你们要小心,别让他跑了。”

“放心吧李掌柜!”庄丁应了一声,悄悄退了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过多久,客栈里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紧接着就是桌椅倒地的声音。李老三知道,动手了。他立刻带着庄丁冲了进去,只见客栈大堂里,几个兵丁被按在地上,还有几个想往楼上跑,被守在楼梯口的庄丁拦住了。

“都不许动!”李老三大喝一声,手里的刀指向前方,“谁再敢动一下,别怪我不客气!”

兵丁们吓得都不敢动了,一个个脸色发白。吴二被两个庄丁按在地上,挣扎着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敢拦我们军机大臣派来的人,不想活了?”

“军机大臣派来的人又怎么样?”李老三走过去,蹲在吴二面前,冷笑一声,“你们私闯平遥,意图谋害苏东家,还敢在这里嚣张?我告诉你们,现在赵奎已经招了,你们的罪证都在我手里,识相的就老实点,不然有你们好果子吃!”

吴二听到“赵奎招了”,脸色瞬间变了,挣扎的力气也小了。李老三见状,让人把吴二单独带到客栈后院的柴房,开始审问。

“吴二,你老实说,王文韶除了让赵奎来查抄苏府,还有什么别的计划?”李老三坐在柴房的板凳上,目光盯着吴二,“比如,有没有派人来平遥搞破坏?或者跟其他官员有什么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