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集:平遥议改,活期扩面

乔致庸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让原本犹豫的东家们都动了心。大德通的王东家放下手里的算盘:“乔东家说得对。我听说汇丰在上海的分号,已经开始往周边县城跑了。咱们要是不先占住山西的县城,将来银子都流到洋人那儿去,咱们这些老票号,迟早得喝西北风。”

“我也同意。”蔚丰厚的赵东家接着说,“上个月我去运城分号,见着不少盐商想存活期,可咱们没这业务,他们只好把银子存在当铺,月息才半厘。要是咱们把活期扩到运城县城,这些盐商的银子,不就都成咱们的了?”

见众人态度转变,李掌柜也没再坚持,只是叹了口气:“罢了,你们都觉得行,我也不拦着。只是得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哪个分号出了挤兑的事,咱们十二家都得帮衬着,别让一家扛不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半城立刻点头:“李叔放心,我已经拟好了调度章程,各家分号的现银储备、调银路线都写得明明白白,会后给大伙每人发一份。将来不管哪家分号缺银,只要发个信,咱们联号都得伸手帮。”

议事厅里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东家们开始讨论各县分号的具体筹备:有的说要先给县城分号的伙计做培训,教他们认活期存票的印鉴;有的说要在县城贴告示,让百姓知道活期存银的好处;还有的说要跟县城的粮行、绸缎庄搭伙,让他们帮着宣传。

午时的梆子声响起时,同业会才算散了。苏半城送众人走出总号大门,乔致庸走在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承宗,你这步棋走对了。县城的百姓多,银子也多,将来咱们的活期存银,说不定能比府城还多。”

苏半城望着乔致庸远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街对面。几个农户背着布囊,正打听着汇通票号的方向,脸上满是期待。他想起早上在祁县见到的那个老农,揣着攒了三年的五十两银子,说要存活期,给儿子攒彩礼钱。那时老农的手还在抖,怕银子丢了,怕票号不可靠。

如今,等活期存银扩到祁县县城,老农再存银子,就不用赶几十里路了。苏半城想着,心里忽然松了口气,像卸下了一块石头。他抬头看向天空,七月的太阳正烈,可风里却带着一丝凉意——那是汾河的风,吹过平遥的城墙,吹向山西的各个县城,也吹向晋商票号的将来。

当天下午,苏半城就把调度章程发了出去,又让人去各县分号传话,让他们开始筹备活期存银的业务。平遥县分号的掌柜接到消息时,正跟伙计们盘点现银,听说要推活期,立刻让伙计去街上买红纸,写告示。

“掌柜的,咱们真要做活期啊?”小伙计一边裁红纸,一边问,“要是百姓都来存,咱们的现银够吗?”

掌柜的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总号早安排好了。咱们缺银,太原府分号半天就能送来。再说,这是好事啊,将来县城的百姓都来咱们这儿存银,咱们分号的生意,就再也不用靠汇兑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