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集:祁县聚首,十二家盟约

“咱们不跟他们比利息,跟他们比实在。”苏半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青布囊,倒出十几枚牛角印,每枚印面上刻着不同的花纹——桃花、榴花、桂香,“这是我熬了三夜做的密押印,每个分号一枚,印底刻着暗记数字。比如‘三月桃花’是035,‘七月流火’是076,将来联号出票,要对月期暗号,验掌柜花押,再核暗记数字,三重关卡,假票进不来。洋人能给高息,可他们的汇票,在山西的县城能用吗?咱们的票,从平遥到新疆,百姓拿着就能取,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他把牛角印推到桌子中间,十二枚印章摆成一排,像一道小小的城墙。“我提议,咱们十二家票号,今天就立个盟约。”苏半城拿起毛笔,蘸了浓墨,“第一,活期利息统一按二厘五算,谁家也不能私自提息,也不能降息;第二,联号内汇兑手续费减半,商户在一家存银,十二家都能取;第三,共享密押制度,每家分号都用统一的暗记,每月互通账本;第四,要是汇丰再抢生意,咱们十二家一起应对,谁也不能单独跟洋人合作。”

小主,

话音刚落,乔家的管家掀开帘子,乔致庸拄着拐杖走了进来。他年过五十,头发却黑得发亮,身上穿的绸缎马褂浆洗得笔挺。“承宗,你这话,我在门外听了半响。”乔致庸走到案前,拿起毛笔,在“联号抗洋”的宣纸上,先写了“乔家票号”四个字,再从怀里掏出一方玉印,“啪”地盖在名字上,朱红色的印泥晕开,像一颗钉在纸上的钉子。

“乔家愿意加入,谁还不愿意?”曹润生第一个站起来,抓过毛笔,写下“曹家票号”,印章盖得又重又响。侯敬之跟着动笔,李掌柜犹豫了片刻,也拿起了笔——日升昌是老票号,可要是不跟着走,将来真要被洋人挤垮,那才是真的输了。

十二位东家依次上前,毛笔在宣纸上划过的声音,比窗外的风声还清晰。曹润生的字潇洒,侯敬之的字拘谨,李掌柜的字带着些颤,可每个名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最后一个签名的是苏半城,他写下“汇通票号”,再盖上自己的印章,十二枚红印叠在宣纸上,像一道厚厚的墙,把“联号抗洋”四个字护在了中间。

“好!”乔致庸拿起盟约,对着满室的人晃了晃,“这张纸,咱们每家带一份回去,挂在总号的账房里,让掌柜伙计都看看——咱们晋商,不是一盘散沙!”

众人都鼓起掌来,客厅里的暖炉烧得更旺了,连窗外的风都好像暖了些。曹润生拉着苏半城的手,笑着说:“苏东家,以前我总觉得你年轻,做事太急。今天才知道,你这急脾气,是为了咱们晋商的活路。”

侯敬之也凑过来:“是啊,你那密押法子,可得好好教给我们。我家分号上个月差点收了假票,要是早有这法子,也不用损失两千两银子了。”

苏半城笑着点头:“明天我就让人把密押的册子送过来,每个分号发一本,再派两个掌柜去各家教,保证半个月内,十二家票号都能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