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乐没想到会被点名,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王奕。王奕对她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别紧张,李主任是出了名的惜才,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韩家乐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李主任微微鞠躬:“是的李主任,我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医学院,参加工作刚满两年。”
“华东政法的?”李主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那正好,前段时间司法部刚更新了《法医验尸操作新规》,里面关于‘微创尸检技术’的部分争议很大,不少老法医都觉得操作难度太高。你是科班出身,对新规定的理解肯定更透彻,不如给我们讲讲你的看法?”
这话一出,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韩家乐身上,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几分审视。韩家乐的手心瞬间冒出细汗,指尖微微发颤——她确实研究过新规定,但在这么多资深法医面前发言,还是第一次。
“别怕。”王奕的声音在身边响起,低沉而有力,“你在法医学院的时候,不是写过关于微创技术的论文吗?就把你当时的研究成果说出来就行,相信自己。”
王奕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韩家乐慌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她抬起头,迎上李主任的目光,缓缓开口:“谢谢李主任给我这个机会。关于《新规》里的微创尸检技术,我认为……”
她从微创技术的优势讲起,对比了传统尸检与微创技术在创口处理、组织保留、毒物检测等方面的差异,又结合自己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经验,分析了操作难点和解决办法。声音虽然还有些微的颤抖,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连一些细节数据都记得分毫不差。
小主,
讲完之后,大厅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了稀疏的掌声,渐渐变得热烈起来。
李主任满意地点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欣赏的光芒:“讲得不错,思路很清晰,对新技术的理解也很到位。”他看向全场,“你们看看,年轻一代的法医就是有冲劲,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值得我们学习。韩法医,希望你以后能继续保持这份钻研精神。”
“谢谢李主任。”韩家乐红着脸坐下,心跳得飞快,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她侧头看向王奕,对方正对着她竖起大拇指,眼神里满是鼓励。
“好了,言归正传。”李主任清了清嗓子,目光转向王奕,“王法医,既然提到了实际案例,那你就给我们讲讲前段时间轰动全市的‘食脑案’吧。听说那起案子的尸检难度很大,尤其是脑组织缺失的情况下,你们是如何判断死亡时间和致伤工具的?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验尸心得和感想。”
王奕放下笔,站起身。她没有直接讲技术细节,而是先从尸体发现时的状态说起,描述了女死者颅骨创口的精准度与男死者创口的粗暴感之间的差异,再结合胃容物检测、组织病理分析、创口边缘受力痕迹等多个角度,一步步推导凶手的作案手法和心理状态。
“……这起案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凶手的目标明确且极端,这就要求我们在尸检时不仅要关注生理指标,更要从创口形态、组织损伤程度等细节中,推断凶手的行为逻辑。”王奕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比如女死者的颅骨创口边缘有反复切割的痕迹,说明凶手当时很冷静,甚至可能经过演练;而男死者的创口杂乱无章,说明凶手当时可能处于慌乱状态,两者结合,才能更精准地锁定嫌疑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