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跨意识域共生带的认知错位与共识构建

联盟舰队穿过 “跨意识域通道”,踏入 “跨意识域共生带” 时,周身的 “意识流体” 首次呈现出 “多认知形态”—— 这里没有统一的空间逻辑,不同区域的意识域遵循着截然不同的 “认知法则”:有的区域里,“视觉认知” 主导一切,物体的形态会随观测者的想象变化,联盟战舰时而变成晶体状,时而化作能量雾;有的区域里,“情绪认知” 决定存在,成员心中的焦虑会具象化出黑色的 “情绪荆棘”,刺痛皮肤;还有的区域里,“逻辑认知” 是唯一规则,任何不符合逻辑的行为都会引发 “认知崩塌”,艾力克的时序锚曾因一次参数计算误差,瞬间弹出所有数据,陷入瘫痪。

“跨意识域共生带的‘认知兼容性’为零!” 索尼娅的本源溯源仪屏幕上,不同意识域的认知参数呈现出 “完全排斥” 的状态,“溯源仪检测到共生带中心有一道‘意识域错位风暴’—— 它是古老文明强行融合不同意识域时留下的后遗症,风暴会不断扭曲周围的认知法则,导致意识域边界模糊,目前已有 7 个原生意识域被风暴吞噬,变成‘认知废墟’!”

舰队前方,意识域错位风暴的轮廓在共生带中心显现 —— 那是一道直径超过百万公里的 “彩色旋涡”,旋涡中混杂着无数道破碎的认知光带:红色的视觉认知带、蓝色的情绪认知带、紫色的逻辑认知带相互缠绕、撕裂,每一次碰撞都会爆发出 “认知冲击波”,冲击波所到之处,意识域的认知法则彻底紊乱:视觉认知域的物体开始无规则闪烁,情绪认知域的情绪荆棘疯狂生长,逻辑认知域的空间出现 “逻辑悖论裂缝”(比如 “能穿过一切的屏障” 与 “能阻挡一切的物体” 同时存在)。

“小心!认知冲击波来了!” 莉娜的本源空间架构突然发出警报,她刚将架构调整为 “视觉认知适配形态”,风暴就传来一道蓝色的情绪认知冲击波 —— 舰队成员瞬间被一股强烈的 “绝望情绪” 笼罩,林渊脑中闪过 “联盟解体” 的幻象,莉娜的空间架构出现崩溃征兆,连全宇宙共生核心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

“用初心共鸣对抗情绪冲击!” 林渊强行压下心中的绝望,将全宇宙共生核心贴在额头,将联盟一路走来的 “共生记忆”—— 认知迷宫的并肩作战、混沌边界的初心汇聚、本源共生海的协同修复 —— 转化为金色的 “初心认知流”,通过全宇宙共生网注入每个成员的意识中,“这些绝望是风暴制造的虚假认知!我们的初心、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共生信念,才是真实的!”

初心认知流如同阳光穿透乌云,成员心中的绝望情绪迅速消散,莉娜的空间架构重新稳定,全宇宙共生核心的光芒恢复璀璨。就在此时,一道柔和的 “意识波动” 从风暴边缘传来,波动中包含着清晰的 “交流意图”,却因认知法则差异,无法被直接理解 —— 波动在视觉认知域呈现为旋转的晶体符号,在情绪认知域化作温暖的黄色光团,在逻辑认知域则是一串无序的数字。

“是跨意识域的原生文明!” 维澜的意识体与波动产生微弱共鸣,她曾研究过超维空间的认知法则,“他们在尝试与我们交流,但不同的认知体系导致‘信息断层’。要建立沟通,必须找到一种‘通用认知媒介’,让所有意识域都能理解。”

林渊立刻调整舰队部署,将成员分为 “认知适配组” 和 “交流探索组”:

认知适配组:由莉娜(本源空间架构)、星环族星枢(逻辑认知)、晶体族晶月(视觉认知)组成,莉娜负责构建 “多认知兼容空间”,星枢用逻辑能量校准不同认知域的参数,晶月用晶格能量固定视觉认知符号,为交流创造稳定的认知环境;

交流探索组:由林渊(全宇宙共生核心)、索尼娅(本源溯源仪)、生死族生澈(情绪认知)组成,乘坐 “认知适配艇”,前往意识波动源头,尝试用 “初心认知” 作为通用媒介,与原生文明建立沟通。

认知适配组率先行动。莉娜展开本源空间架构,将架构拆分为 “视觉层”“情绪层”“逻辑层”,分别对应不同的认知域;星枢输入数千组认知参数,让逻辑层与各意识域的逻辑法则达成 “最低兼容”;晶月释放晶格能量,在视觉层构建出 “共生符号”(融合联盟所有文明的核心标识),确保视觉认知域能识别。很快,一道透明的 “多认知兼容泡” 在舰队周围形成,内部的认知法则趋于稳定,为交流探索组提供了安全保障。

交流探索组驾驶认知适配艇,顺着意识波动源头前进,最终在风暴边缘的 “情绪认知域” 找到原生文明 —— 他们是 “识语族”,身体由半透明的 “情绪光体” 构成,能通过调整光体颜色传递情绪,通过光体振动频率表达逻辑,通过光体形态变化展现视觉认知,是跨意识域中唯一能在不同认知域间自由穿梭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