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霸先的一片赤诚,换来的却是兜头一盆冷水。信使带回的,是上司萧勃的一封措辞严厉、充满斥责的回信。信中,萧勃大骂陈霸先“不识时务”、“妄自尊大”,质问他“朝廷自有禁军数十万,难道还缺你一个小小的郡守去出头吗?” 严令他“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老老实实待在岭南,不得妄动刀兵。
看着这封冰冷而自私的信,陈霸先愣住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和愤怒涌上心头。他将信狠狠拍在案几上,对身旁的亲信将领叹道:“萧勃此人,与先刺史(萧映)相比,简直是燕雀与鸿鹄之别!一心只想着守土,偏安一隅,毫无忠君爱国之心!如此鼠辈,如何能成大事?”
既然顶头上司靠不住,陈霸先立刻做出了决断——改换门庭,另寻明主!
可是,该投奔谁呢?天下虽大,能在此时抗衡侯景,且有资格、有威望号令一方的宗室,屈指可数。陈霸先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那位被侯景称为“卧龙”的始兴太守王茂,再次来到了陈霸先的营帐。他捻着胡须,目光炯炯地看着陈霸先,缓缓说道:“陈太守欲寻明主,以拯国难,在下倒有一人选。”
“哦?王兄快快请讲!”陈霸先急切地催促。
“湘东王,萧绎!”王茂吐出这个名字,见陈霸先凝神倾听,便继续分析道,“湘东王坐镇江陵,遥控荆南七郡,兵精粮足,财雄势大,乃宗室中实力最强者之一。更重要的是,听闻他与汉国名将韦孝宽交好,其背后隐隐有汉国的支持。若能得湘东王号令,获得汉国些许助力,讨伐侯景,便多了几分胜算。此乃可以效忠、共图大事之主也!”
陈霸先听完,眼中顿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猛地一拍大腿:“王兄高见!萧绎确是上上之选!若非王兄指点,霸先几陷迷途!” 他当即起身,对着王茂郑重一揖,“霸先不才,欲起兵讨逆,然军中正缺一运筹帷幄之长史。王兄大才,不知可否屈就,助霸先一臂之力,共赴国难?”
王茂看着陈霸先诚恳而充满英气的面孔,心中也是激荡。他虽因性格忠直不为萧衍所喜,被外放至此,但君臣名分犹在,岂能坐视社稷倾覆?他沉吟片刻,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肃然道:“陈太守忠义之心,天地可鉴!茂愿弃官,随公讨贼,以尽人臣之本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得王兄相助,如虎添翼!”陈霸先大喜。
于是,在梁大同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540年)这天,陈霸先在始兴郡正式誓师,打出“勤王讨逆,诛杀国贼侯景”的旗号!消息传出,岭南震动。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此时的赣粤交界一带,早已因侯景之乱和朝廷控制力下降而陷入混乱,大小军阀割据,土匪山寇遍布。陈霸先想要打开一条通道,北上与湘东王萧绎会师,谈何容易?
果然,大军刚翻过险峻的大庾岭,进入江西地界,第一个“拦路虎”就出现了——高州刺史李迁仕,率领其三万兵马,占据着北上要冲大皋口(今江西吉安境内),挡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