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朕就是最大的名将

接着,萧衍又看向自己那个一向喜欢胡闹、行为乖张的儿子邵陵王萧纶,沉吟了一下,觉得也该给儿子一个历练的机会,便道:“纶儿,朕命你为中护军,都督京畿诸军事!协调四门,总揽全局!” 他打算以逸待劳,依托坚固的建康城墙,活活拖死、耗死远道而来的侯景。

这番“精妙”的人事安排一出,殿下的众臣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什么,但心里几乎同时“咯噔”一下,凉了半截!

有些人甚至偷偷以袖掩面,肩膀微微耸动,暗自垂泪。他们或许不懂具体的排兵布阵,但谁是真打过仗的宿将,谁是绣花枕头,他们还是能分清的!这五位被委以守城重任的“将军”——鄱阳王萧范(管理武库的)、封山侯萧正表(靠兄长和血缘)、韦黯(靠父亲名声)、萧正德(有名的野心家)、邵陵王萧纶(着名的荒唐王)……他娘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没正经上过战场、不知兵凶战危为何物的纨绔子弟或空头宗室!用这样一群人去对抗侯景那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悍将?这建康城……还能守得住吗?

众人的心,直往下沉。

萧衍见自己安排完后,众臣非但没有欢呼雀跃,反而个个面如死灰,甚至有人偷偷哭泣,顿时感觉十分扫兴,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冷哼一声,带着几分不悦和自负说道:“哼!诸卿为何如此模样?莫非是以为朕年老体衰,昏聩不堪,不会用兵了吗?嗯?!尔等久在朝堂,不知兵事,朕自有考量!岂是尔等可以妄加揣度的?”

见众臣依旧是一副将信将疑、忧心忡忡的样子,萧衍为了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又开始喋喋不休地吹嘘起自己当年的“英明神武”:“哼!尔等可知当年陈庆之、兰钦是如何成为一代名将的?那都是朕!是朕一手调教出来的!是朕识人之明,用人之智!若非朕之指点,他们焉能有日后之成就?朕虽久不亲临战阵,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乃朕之本能!朕,才是这大梁最大的名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然而,台下的群臣听着这些陈年旧事,看着眼前这位沉溺于昔日荣光和佛理之中的老皇帝,心中只有一阵阵的厌烦和无力感。陈庆之?兰钦?他们的尸骨怕是都化成灰了!现在提这些有什么用?能挡住侯景的刀锋吗?

萧衍自顾自地说了一会儿,见台下反应寥寥,自己也觉得有些无趣,便停了下来。但他内心对自己的布置却满意至极,自觉已经稳操胜券,心情反而又好了起来,甚至开始盘算着等擒获侯景后,该如何在佛前超度这个迷途的“羔羊”。

他心中得意地想道:“侯景啊侯景,你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蚂蚱,就算给你装上翅膀,蹦跶得再高,又岂是朕这头大象的对手?你想打赢朕?呵呵,这不是幻想,也不是臆想,这完完全全就是痴心妄想!”

随后,他仿佛已经完全将城外的威胁抛诸脑后,竟真的不再理会殿中那些魂不守舍的大臣,转而兴致勃勃地继续与侍立一旁的普信大师探讨起某部佛经的微言大义来,仿佛外面的刀光剑影只是另一场需要参悟的“红尘劫难”。

留下满殿惴惴不安、心如死灰的群臣,在越来越浓的夜色和越来越近的危机感中,徒劳地煎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