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忠义之士侯景

侯景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但还没完全明白:“继续说!”

王伟见侯景有兴趣,精神一振,语速加快:“大王您想啊!这一仗打下来,梁廷要的‘投名状’——证明咱们是真心归顺,愿意为他们打仗——咱们立了!而且咱们还损兵折将,变得‘弱小’了,对梁廷的威胁大大降低。到时候,咱们再以‘伤亡惨重,无力北顾,请求移镇江东休整补给’为名,上书朝廷。萧衍那个一心向佛、自诩仁德的菩萨皇帝,看到咱们为他‘流血牺牲’,又变得如此‘势单力孤’,他还能忍心拒绝吗?他那些满口仁义的臣子,还好意思阻拦吗?等咱们的军队顺利进入了江东腹地……”王伟没有再说下去,只是露出了一个阴险的笑容。

侯景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想到一个问题:“那万一……贺兰祥那小子不经打,老子一冲他就垮了,想败都败不了怎么办?”

王伟嘿嘿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所以啊,大王,咱们要大张旗鼓!把北伐淮州的声势造得足足的,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要替梁朝收复失地了!然后……咱们缓缓进军,在路上多磨蹭些时日。这不就给了汉军增援淮州的时间了吗?等汉军援兵到了,咱们想不打败仗都难啊!”

“哈哈哈!妙!妙啊!”侯景听完,豁然开朗,不由得放声大笑,用力拍了拍王伟的后脑勺,拍得他一个趔趄,“好你个王伟!肚子里坏水是真多!不愧是我侯景的股肱之臣!就按你说的办!”

计议已定,侯景立刻换了一副面孔,派人把被软禁多日的王茂恭恭敬敬地“请”了出来。

一见到王茂,侯景便抢先一步,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愧疚”与“感激”:“王刺史!前些日子多有得罪,实在是情非得已,军中杂务繁多,怕惊扰了刺史,这才出此下策,还望刺史海涵!”他演技精湛,语气诚恳,“如今,陛下的天恩浩荡,封赏已至,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啊!”

王茂被关了这些天,心中本有怨气,但见侯景如此谦卑,又提到了皇帝封赏,那点怨气也消了大半,毕竟圣旨上确实封了侯景高官。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淡淡道:“大将军不必多礼,既然是误会,解开便好。不知大将军接下来有何打算?”

侯景立刻挺直腰板,做出一副忠肝义胆、慷慨激昂的模样:“王刺史!陛下待我恩重如山,封我王爵,授我重权,我侯景岂能做那忘恩负义之徒?为报陛下知遇之恩,我决意即日整军,挥师北上,收复淮州,为陛下,为大梁,光复中原失地! 此乃景之拳拳报国之心,还望刺史代为转达朝廷!”

王茂一听,心中疑虑尽去,反而生出一丝敬佩。原来侯景之前扣留自己,是为了整顿军务,准备北伐!看来此人虽是北虏,却也是知恩图报的忠义之士!他立刻拱手,语气也热情了许多:“大将军忠义之心,天地可鉴!王茂佩服!大将军放心,茂即刻便上书朝廷,详述大将军之忠勇,并请朝廷速发援军粮草,协助大将军,一同北伐中原,成就千秋伟业!”

一时间,帐内气氛“融洽”,两人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茂甚至开始觉得,侯景或许真是南梁的“应梦贤臣”。

随意一封书信南下,成为了南梁朝廷倾覆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