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当兵还能领钱领地?”
“我要留下!我要参加选拔!”
“俺……俺想回家,俺娘还在等俺……”
梁士彦的话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校场瞬间炸开了锅。巨大的惊喜和长期压抑的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有人激动地欢呼,要求立刻参加选拔;也有人泪流满面,归心似箭。原本死气沉沉的降卒队伍,焕发出一种复杂而蓬勃的生机。
汉军雷厉风行,立刻开始了大规模的筛选。考核项目包括体能、基础武艺、纪律性等。标准严格,大批量的周军士卒被淘汰,其中就包括很多明显不符合年龄或体能要求的老弱。
贺兰祥和尉迟炯在一旁看着自己昔日的部下被成批刷下,脸上实在有些挂不住。尉迟炯性子刚直,忍不住对慕容绍宗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愿亲自下场,一试贵军选拔标准!” 贺兰祥也立刻表示同往。
慕容绍宗知他二人心思,微微一笑,颔首应允。
然而,结果却让这两位沙场骁将倍感难堪。尉迟炯力量有余,但长途奔袭耐力不及年轻士兵;贺兰祥马术精湛,但步战技巧与汉军要求的标准化差距不小。两人拼尽全力,也仅仅是勉强达到合格线边缘,险些被淘汰。而随后几名普通的汉军老兵出列,为他们示范标准动作,无论是负重奔跑、弓弩射击还是阵型配合,都完成得轻松规范,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看着汉军老兵那举重若轻的表现,再对比自己刚才的狼狈,尉迟炯和贺兰祥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更甚,但心中那点因败降而产生的不服气,却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汉军强大根源的直观认识与心悦诚服。尉迟炯长叹一声,对贺兰祥低语:“令则,今日方知,我军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国势、制度、训练全面落后啊!” 贺兰祥默然点头。
最终,四万周军降卒,经过严格筛选,仅有一万身体强健、具有一定军事基础且自愿留下的青壮达标,被补充进汉军各营,开始了彻底的整训和改编。其余三万人,汉军依诺发放了足量的干粮和路费,遣散回乡。此举不仅迅速净化了队伍,更在徐州乃至周边地区为汉军赢得了极大的民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与此同时,淮州治所淮陵城内,气氛已是压抑到了极点。侯景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在厅堂内焦躁地踱步。汉军占据南徐州后,非但没有派人前来招抚,反而大军云集,厉兵秣马,其意图不言自明。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侯景猛地一拍桌案,面目狰狞,“那卖饼郎(刘璟)是想赶尽杀绝吗?连条活路都不给?!” 他心中又惊又怒,汉军这“不纳降”的态度,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死亡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