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体恤将士的高王

轩辕关外,齐军大营

夜色如墨,齐军大营的火把在风中摇曳,将中军大帐照得亮如白昼。

高欢独坐案前,手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却死死盯住摊开的地图。代表周军溃败路线的箭头如垂死挣扎的蛇,蜿蜒指向许昌方向。

"陛下。”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沉寂。行台郎中封子绘躬身近前,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有着与其父封隆之一脉相承的锐利眼神,"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欢抬眼,示意他继续。这些日子,他格外重视这个年轻人的见解。

封子绘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长安位置:"昔年魏武平定汉中,却未能乘胜入蜀,以致刘备坐大,鼎足之势遂成。武帝晚年每言及此,常引为平生大憾。"他的声音逐渐激昂,"如今宇文泰新败,中原震动,正是天赐良机啊!陛下!"

高欢眼中精光一闪,封子绘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名为"天命"的匣子。

他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茶杯被震得哐当作响:"传令!升帐议事!"

片刻后,诸将齐聚。然而当高欢提出全力南下、直捣许昌的方略时,回应他的却是一片压抑的沉默。

老将斛律金率先出列,他的铠甲上还带着邙山血战的干涸血迹,每走一步都显得沉重:"陛下,"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磨砂纸擦过木头,"将士们自邙山血战至今,人未解甲,马未卸鞍。非是末将畏战,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他环视帐中同僚,疲惫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帐外适时传来一阵伤兵的呻吟声,更添几分凄凉。

"斛律将军所言极是!"大将韩轨接口道,他猛地撩开臂甲,露出包扎的伤口,纱布上还渗着血水,"我军虽胜,亦是惨胜。此时远征,若周军据险死守,恐成强弩之末。"

"末将附议!"元天穆捶着酸胀的腿站起,"周军虽败,但轩辕关天险犹在。若贸然深入,粮道被断则全军危矣!"

帐内顿时嘈杂起来,武将们纷纷诉苦。有人展示伤口,有人诉说战马倒毙,连日恶战的疲惫写在每个人脸上。

"微臣反对!"

一个清瘦的身影站了出来,正是太子心腹、中书左丞陈元康。文官袍服在满帐悍将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他的目光却如磐石般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