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大步走进殿内,面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澄儿,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笑!"他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纸,眼中闪过失望之色。
高澄连忙躬身:"父皇,儿臣只是..."
"够了!"高欢打断他,"侯景起兵,皆因你逼迫太甚!"
明明你也同意,现在却说是我一人之错?
高澄争辩道:"父皇不是还说段韶忠勇,足以..."
"糊涂!"高欢怒斥,"侯景用兵狡诈,岂是段韶一人可敌?更何况,"他压低声音,"如今形势有变,澄清阁已收到消息,侯景与北周暗通款曲!"
高澄脸色终于变了:"北周?宇文泰也要插一手?"他心中暗骂,该死的陈元康,这么重要的情报怎么不先来禀报我?
高欢沉重地点头:"所以光州绝不能失。一旦光州落入侯景之手,北周军队很可能趁机北上,届时大齐危矣!"他沉吟片刻,"朕已决定,派彭乐率三万精兵南下支援。"
高澄担忧道:"彭乐?彭乐勇而无智,嗜酒如命,还贪财好色,何不调大将军韩轨前去?"
高欢长叹一声:"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等韩轨从武州回来,一切都晚了。朕只担心彭乐性子暴烈,怕他轻敌冒进。"他看向高澄,"这样,你即刻拟旨,命彭乐务必听从段韶调遣,不可擅自行动。"
高澄迟疑道:"彭乐乃沙场老将,让他听命于段韶这个晚辈,恐怕..."
"这是朕的旨意!"高欢斩钉截铁,"段韶虽年轻,但沉稳多谋,正是克制彭乐莽撞的最佳人选。朕这就亲自给段韶写信,授他临机专断之权,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澄只得躬身领命:"儿臣这就去办。"
待高澄退下,高欢独自走到窗前,望向南方,眼中满是忧虑。
——————
翌日,邺城外,点将台上,
彭乐接过虎符,脸上满是兴奋之色。这员猛将年过四十,却依然雄壮如狮,满脸虬髯更添几分凶悍。他听说侯景造反,正摩拳擦掌想要会会这个"跛脚奴"。
"陛下放心!"彭乐声如洪钟,"末将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定将侯景那反贼的头颅砍下来,献给陛下当酒壶!"
高欢沉声道:"彭将军,朕的旨意可曾收到?此次南下,你需听从段韶调遣,不可擅自行动。"
彭乐一愣,随即不满道:"陛下!段韶只是个娃娃,让老臣听他的?这...这岂不是贻笑大方?"他声音洪亮,台下不少士兵都听到了,顿时引起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