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育和杜僧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犹豫。他们不怕死,但确实放心不下那些跟随他们的将士。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信任的目光,此刻都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陈霸先看出他们的动摇,趁热打铁道:"霸先在此立誓:若二位将军愿意相助,必定以国士相待!义军将士,愿留者整编入伍,不愿者发放路费遣散回乡,绝不加害!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周文育长叹一声,当啷一声扔下手中兵刃:"陈太守仁德,文育...愿降。"这句话说出口,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杜僧明也放下武器,单膝跪地:"僧明愿追随太守!只求太守善待我军将士。"
陈霸先大喜,立即上前扶起二人:"二位将军请起!霸先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
陈霸先立即下令妥善安置降军。他亲自巡视军营,慰问伤兵,发放粮草,很快就赢得了义军将士的好感。
"主公,"参军请示,"降卒约四万余人,该如何处置?"
陈霸先沉吟片刻:"精壮者选三万人整编入伍,其余发放路费遣散回乡。记住,不得强留,全凭自愿。"
参军有些犹豫:"主公,一下收编三万人,粮草恐怕..."
陈霸先摆手打断:"无妨。广州粮仓尚有余粮,足以支撑。再者,这些将士都是百战余生,若能真心归附,必成精锐之师。记住,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果然,陈霸先的仁德之举很快传遍全军。义军将士感念他的恩德,大多愿意留下效命。就连那些选择回乡的,也都领到了足够的路费和干粮。
周文育和杜僧明看到这一幕,终于心悦诚服。
"陈公真乃仁德之主,"周文育感慨道,"比起卢子略,强过百倍。能追随这样的明主,是我等的荣幸。"
杜僧明点头:"是啊,乱世之中,能遇到如此明主,实属难得。我等当竭尽全力,辅佐陈公安定乱世!"
陈霸先得知二人心意,特意设宴款待。席间,他诚恳地说:"霸先得二位将军相助,如虎添翼。今后还要多多倚仗二位将军。"
周文育和杜僧明连忙起身:"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至此,陈霸先不仅化解了白云山之围,还收服两员大将和三万精兵,实力大增。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深谋远虑和仁德之心。
夕阳西下,陈霸先站在白云山顶,眺望远方。他的目光似乎已经越过千山万水,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未来。
"乱世之中,唯才是举,唯德服人。"他轻声自语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得人心者,终得天下。"
远在长安的刘璟突然打了个喷嚏,喃喃自语:"难道是有人在说我?"他摇摇头,继续研究桌上的科举细节,却不知遥远的南方,那个叫陈霸先的男人实力又壮大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