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楚国效命!”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楚国在西路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大量的伏兵。山谷两侧的树林中,隐藏着无数的弓弩手和投石车。道路上也设置了各种陷阱,只等敌军进入埋伏圈。
正面防线的士兵们也在加紧加固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敌军的主力进攻。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楚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盟国,楚国使者将作战计划告知盟国国君。盟国国君表示全力支持,并立刻下令盟国军队做好配合楚国行动的准备。
“楚国与我国乃唇齿相依的盟友,此次共同抗敌,我们责无旁贷。我军会在敌军侧翼发动攻击,牵制敌军兵力,为楚国减轻压力。” 盟国国君说道。
在楚国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敌之时,楚雷在后方也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后勤保障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如同人的血脉一般,一旦供应不畅,前线的将士们将陷入困境。
楚雷亲自巡视各个物资储备点,检查粮草、兵器、箭矢等物资的储备情况。“这些箭矢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战场上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还有粮草,要确保没有受潮发霉,这可关系到将士们的温饱。” 楚雷一边检查,一边对负责物资管理的官员们叮嘱道。
“大人,您放心,我们都仔细检查过了,物资储备充足,质量也都符合标准。” 官员们纷纷回应道。
楚雷点了点头,但仍不放心地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战争期间,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要安排专人负责物资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解决。”
除了物资储备,楚雷还精心组织了物资运输队伍。他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车夫和身强力壮的民夫,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军事训练,教授他们一些在运输途中应对敌军袭击的方法。
“大家听好了,前线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他们的物资供应。如果遇到敌军来袭,不要慌乱,按照我们训练的方法,保护好物资。” 楚雷对运输队伍说道。
运输队伍的成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楚国的命运不仅系于前线的厮杀,也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
在楚国的民间,百姓们也积极支持着这场战争。得知敌军即将发动总攻,各地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军队制作干粮、修补兵器,甚至一些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为保卫楚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虽然不能像将士们那样在前线杀敌,但我们可以在后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楚国度过难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道。他带领着一群村民,正在赶制干粮,准备送往边境。
这种全民皆兵的氛围,让楚国上下充满了斗志和凝聚力。楚尘看到百姓们如此支持,心中十分感动。他深知,百姓是楚国的根基,有了他们的支持,楚国就有了战胜敌军的底气。
“传令下去,对百姓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要保护好百姓的安全,不能让他们受到敌军的伤害。对于主动参军的年轻人,要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训练,确保他们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楚尘对大臣们说道。
随着决战之日的临近,楚国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厚重的乌云,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楚国的军民们并没有被这种压抑的气氛所吓倒,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终于,决战的日子到来了。天还未亮,楚国边境的士兵们就已各就各位,静静地等待着敌军的到来。楚风站在了望塔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他知道,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将军,敌军有动静了!东路军正向我们这边推进。” 一名侦察兵前来报告。
楚风点了点头,说道:“通知突击队,准备行动。按照计划,等敌军营地松懈时,发动突袭。”
与此同时,西路军和中路军也在按照敌军的计划向楚国边境进发。西路军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他们深知楚国军队的厉害,不敢有丝毫大意。
小主,
“大家小心点,楚国军队很可能在附近设下了埋伏。” 西路军的将领不断提醒着士兵们。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楚国的准备。当西路军进入山谷时,突然听到一声炮响。顿时,山谷两侧的弓弩手万箭齐发,投石车也开始发动攻击。巨石和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砸向敌军。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 西路军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喊道。
“不要慌,保持阵型,反击!” 西路军将领大声喊道,但在楚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他们的阵型逐渐混乱。
而在东路军营地,敌军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进攻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楚国的突击队正悄悄地向他们逼近。
“弟兄们,准备好,听我命令,杀进去!” 楚风低声对突击队士兵们说道。士兵们个个神情紧张,手握兵器,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当突击队接近敌军营地时,楚风大手一挥:“杀!” 突击队如猛虎下山般冲进敌军营地。“敌军来袭!” 营地中的敌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喊道。他们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楚国突击队已经在营地中四处砍杀。
一时间,敌军营地内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楚国突击队凭借着勇猛和突袭的优势,迅速在敌军营地中制造了混乱。
“快,向中路军和西路军求援!” 东路军将领大声喊道。但此时,西路军正陷入埋伏,自顾不暇,而中路军也在全力推进,无法分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