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天赐良机:冯章却在犹豫中

此时若尽起汉军精锐,以王强率领的骑兵为前锋,疾驰突击,撕开塔拉夫的防线;景阳带领步兵主力,携带攻城锤、云梯等器械紧随其后,压向冰原之城;自己则坐镇中军,调度粮草与后备兵力,随时支援前线…… 如此布局,拿下冰原之城的胜算,至少有七成!

一旦攻破冰原之城,塔拉夫的抵抗意志便会彻底瓦解,大汉在西域的版图,也将就此稳固。

这个念头如同藤蔓般疯狂生长,让冯章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

他抬手就要传唤亲兵,下令召集众将议事,可就在手臂即将抬起的瞬间,却又硬生生停在了半空。

脑海中,那些自幼诵读的儒家典籍中的字句,如同冷水般浇下:“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乘人之丧而攻之,非仁义之道。” 这些古训,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即将迈出的脚步。

冯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营帐角落的炭盆边,看着盆中跳动的炭火,思绪渐渐清晰。伊拉古虽为敌酋,但也是塔拉夫的一国之主。

他新丧之际,塔拉夫举国哀悼,百姓心中满是悲痛,贵族们即便有私心,在国仇家恨面前,也极有可能暂时放下内斗,团结在新主周围。

此时汉军若贸然进攻,无异于将塔拉夫人逼入绝境,他们会为了守护家园、为君主复仇,爆发出远超平日的战斗力。

汉军虽强,可长途远征以来,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粮草补给也因风雪天气变得困难重重。

若是强行攻城,即便最终拿下冰原之城,也必然是一场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惨胜。

更重要的是,此举会让西域其他诸国认为大汉趁人之危,违背仁义之道,日后汉军想要在西域立足,必将遭遇更多阻力。

“更何况,伊拉古之子彼得…… 此子究竟是何心性?能否掌控住塔拉夫的局面?” 冯章喃喃自语。

他曾派人搜集过彼得的情报,只知其年方十七,自幼在深宫长大,性格懦弱,从未参与过军政事务。

可越是看似软弱的人,在绝境中越有可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更何况,塔拉夫的老臣们,未必会真心辅佐这样一位年轻的新主。

若汉军此时按兵不动,或许能等到塔拉夫内部矛盾彻底爆发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