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童话》的最后一场戏是在中大校园拍的。
别看中大的校方和董事会对电影《电波之外》随意在校园内取景表达了严重不满,并声称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但是对于杨山第二部电影的取景申请,批复速度可谓光速。
果然,身体比嘴巴更实诚。
为了这场重头戏,何藩与陈胖子竭尽全力,在学校操场的尽头搭建了一座大型的舞台,并且请来了国泰机构和丽的电视台多位专业人员,帮忙完善舞台功能和布景。
纪琼生项目小组也全体出动,配合剧组工作人员在舞台的前方两侧,搭建了两座可沿着轨道移动的摄像摇臂,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搭建舞台的工程吊车。
这还没完,按照杨山的要求,纪琼生小组还把飞猫索道摄影系统给搞出来了。虽然这套系统极其的简陋,跨度也只有50米,但好歹能用。
整个工程持续了一个半月,为了说服校方同意这样的大型工程,剧组承诺搭建的舞台为半永久型,影片拍摄结束后免费赠送给学校。
杨山为这一场戏就付出了13万港币。
工程建设完毕后,剧组没立刻进驻拍摄,设备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毕竟移动摇臂和飞猫之前从来没在香江出现过,所有人都没有使用经验。
尤其是飞猫系统的测试,杨山看着都提心吊胆的。20多公斤的设备吊在稳定器上以三十公里的时速在操场上空横掠,那两根纤细的滑索不住的摇晃,让看到的所有人都觉得不靠谱。
为了安全,剧组要求在飞猫系统启用的时候,滑索下严禁站人。
这还不算完,因为滑索上的摄影机是无人操作的,所有的镜头只能是预先设定好,然后一遍遍的调整拍摄角度和位置。为此剧组直接在操场边上搭建了一间临时的胶片冲洗间,以便及时反馈拍摄效果。
好在飞猫上的摄影机镜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准舞台,而不是移动的目标,难度可控。
拍摄内容一共分两天,第一天夜里是拍摄舞台表演,第二天夜里则是拍摄台下观众。
正式拍摄之前,演员还要在台上练习一天的舞台走位和表演,何藩也在一遍遍的调整、优化镜头分布和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