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条路走不通了,众人都安静下来,各自思索着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我提示一下,”杨山看到冷场,有意引导,“声波的属性都有哪些?”
“频率、波长、振幅.......”台下响起混乱的回答。
“还有吗?”
“相位......”
“对,相位,想到了么?”杨山继续引导。
“相位差,声波有相位,那由它产生的电信号也有相位。我们可以在同频的波段中,把不同相位的电信号同时发出去。然后用傅里叶变换把他们拆分出来,杨先生您给我们讲的第一堂课就是讲的这部分内容。”邹荀洛兴奋的说道。
“很好。”杨山对这帮学生比较满意,知道学以致用。
台下也响起了嗡嗡声,非物理专业的学生都在打听相位是什么,傅里叶变换是什么。
看了下表,时间差不多了,杨山宣布课间休息,“课间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探讨下,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多路复用。”
由于最后的十多分钟里讲台上下的相互沟通,课间的时候学生们依然处于兴奋中,互相分享着自己的想法,一时间教室里乱哄哄的。
杨山也没闲着,他要利用短暂的时间修改讲义,把那些晦涩的专业知识全都剔除,空出来的时间还要增加一些科普性的内容。
下半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针对多路复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天马行空非常有想象力,但都没说到杨山想让他们说的那个点上,所以只能略作鼓励后暂时结束这个话题。
“刚才同学们想到的办法都很好,但是以目前的已知技术条件都无法实现。我再提示一下,大家不妨换个思路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