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恶了石书记,杨山也不在意,甚至可以说他是有些故意。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嘛,呵呵呵呵,反正是他的私心。
到了下午,杨山也不用别人带,很自觉的来到了计算器芯片的技术讨论组。
“讨论的怎么样了?”
带头人站起身,有点不好意思的小声说,“我们准备先在PMOS上试一试。”
这位带头人也是为难,搞技术的就服比他还厉害的人,所以都倾向听杨山的,但是领导明显对杨山有意见,所以话说的有点含糊。
“行,那你们下一步要讨论什么?”
“我们想具体对比不同工艺下的电路结构,以便确定哪种更适合。”
杨山毫不客气的翻看起桌上的几张电路图,因为事起仓促,画的还比较潦草。
这部分属于他的老本行,电路也不复杂,所以对他来说是驾轻就熟,很快就翻完了。
“画的不怎么样。”刚看了两分钟,杨山就把图纸扔到一边,“我这里有两张现成的图纸。”
杨山这次回京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带来了一份德州仪器前年用PMOS工艺生产的一款廉价计算器的电路设计图,包含了8000个晶体管。
这玩意是他从地下渠道顺带着拿过来的,因为越同与德州仪器有私下约定,不会涉足计算器领域,所以杨山干脆拿到这里。
好吧,这个私下协议很多人都知道,所以耿波才会注意到这条赛道。
另一份是他用EDA软件设计出来的,更简化的只具备四则运算的电路设计图。在程序算法上,他又请比尔门奇这位大神做了些优化,所以只需要4500个晶体管就可以满足需求。
为了凸显他的神棍体质,杨山还亲手重画了这两张图。
十来个技术人员接过图纸后都有些傻,他们都是业内的精英,大致浏览了几眼后,就确定这是两份十分成熟的设计图纸。
“杨顾问,您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