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忙着,外界的信息涌动也没停过。
随着节目过半,星少的宣传策略也被粉丝们找到了规律,并且有目的的蹲守。
每次公演正片播放完、直到第六次公演上线前的这一段时间,都会发布一些练习室彩蛋、练习生们的花絮和特别篇等,名头很多,但都是正片里没有的内容。
而通常会高频度出现的面孔,就是目前热度很高的选手了。
出现的越多,证明越受重视。
这已经是粉丝和观众的统一认知,当然这也算是放在任何行业都适用“潜规则”,能够给节目带来更多热度和关注度的练习生,当然值得更多的镜头和重视。
粉丝爱看自家崽,投资商爱看收益报告,节目组看播放量和收视率,一石三鸟,节目组当然不会逆着民意来。
于是,比较镜头时长和占比就成了各家粉丝最爱干的事情之一。
数据女工不止打投做数据,也很在意这些数字。
谁的镜头多、谁的出场顺序靠前、谁和明星导师关系亲近、谁人缘好……这些可能练习生们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细节,被拿到屏幕外用做数据分析的心态来逐帧分析。
细致的程度经常会让路过的网友们大吃一惊。
写毕业论文也就这个态度了。
这天,刚好播放了第五次公演前的游戏挑战环节,游戏很有趣,比正片中多了好多内容,有人呆萌、有人智慧、有人展现了新的技能——
「我去,这个准头,沈笛这是专业的吧,一箭穿三个靶子,当时看节目还以为是剪辑的,没想到真是一次成功啊,有没有专业人士来鉴定一下,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谢邀,本人体校射箭队的,这么说吧,如果只射中了第一个靶心,那差不多就是新手可以短时间掌握的水平,没什么挑战性;
射中第二个靶,难度增大,对核心稳定性和瞄准精度有一定要求,相当于青少年选手水平(比如25米赛这种),脱靶率较低,但还是需要上手练一段时间的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