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星·高温云层

离开核心转化区,艾拉带领众人来到能源站的观测中心。观测中心的墙壁是巨大的透明视窗,能清晰看到下方翻滚的黄色云层和远处的能源站模块。中心内,数十名金星技术人员正在忙碌,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展示着金星地表的实时影像:暗红色的地表上,无数条熔岩河流蜿蜒流淌,岩浆翻滚着,发出刺眼的红光,空气中弥漫着浓密的火山灰和烟雾,能见度不足100米。在一片广阔的熔岩盆地中,裸露着大片黑色的矿石层,矿石表面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与周围的熔岩形成鲜明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我们金星最宝贵的能源资源——高温能源矿石,我们称之为‘熔核矿’。”艾拉指着屏幕上的矿石层,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与无奈,“这种矿石的能量密度极高,一块立方米大小的熔核矿,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吨标准煤,而且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惰性气体,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物,是绝佳的清洁能源。我们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它的成分与你们M27熔核星的核心矿石高度相似,能量特性也基本一致。”

叶云天看着屏幕上的熔核矿,心中了然。这种矿石确实是优质的热能来源,但开采难度可想而知——地表460℃的高温,高浓度的硫酸雾,还有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和流动的熔岩,任何载人设备都无法靠近,甚至连最先进的无人设备也难以长期存活。

“我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开采。”艾拉的语气中满是疲惫,“最早是派遣无人开采机器人,但它们要么在降落过程中被高温损坏核心部件,要么被硫酸雾腐蚀短路,最多只能靠近矿脉边缘,采集到少量样本,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开采。后来我们尝试用远程钻探设备,但钻头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下,使用寿命不超过两小时,成本极高,得不偿失。我们守着一座巨大的‘热能源宝库’,却因为设备腐蚀和开采技术的限制,只能发挥一半的产能。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随着现有设备的老化,金星的能源危机迟早会爆发。”

观测中心内的金星技术人员们,脸上都带着焦虑的神色。他们不断调试着屏幕上的参数,试图优化转化效率,但屏幕上的产能数据,始终停留在理论值的50%左右,偶尔还会因为设备故障出现波动。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用力敲击了一下控制台,喃喃道:“又下降了2%,再这样下去,下个月的能源配额又要缩减了。”

当天下午,合作会议在能源站的核心会议室召开。会议室的全息屏幕上,清晰地展示着金星的能源数据、设备腐蚀分析报告、地表熔核矿分布地图,以及现有技术的瓶颈参数。叶云天、炎煌与艾拉及金星的核心技术专家们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而沉重——金星的困境比地球和火星更为特殊,极端的环境让技术解决方案的容错率极低。

“艾拉局长,各位金星的朋友。”叶云天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沉稳而坚定,“M27的合作星球熔核星,与金星有着相似的高温、高腐蚀环境。岩火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了亿万年,积累了丰富的抗腐蚀材料、热能利用和高温能源开采经验。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三项技术互补合作方案,希望能帮你们彻底解决‘大气-能源’的核心矛盾。”

他抬手,全息屏幕上立刻切换出方案的详细图文介绍,叶云天逐一进行讲解:

“第一项,解决设备腐蚀问题——共享M27熔核星的‘晶铁抗酸耐高温涂层’技术。”炎煌走上前,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种银白色的糊状物质,质地均匀,泛着金属光泽。“这种涂层的核心成分,是熔核星特有的‘晶铁矿’粉末和‘抗酸藻’提取物。晶铁矿是一种天然的耐高温金属矿石,能承受600℃的高温,硬度是普通钢铁的8倍;抗酸藻是生长在熔核星酸性熔岩池中的微生物,其细胞壁能分泌一种特殊的多糖物质,能抵御高浓度酸性物质的侵蚀。将这两种材料经过高温熔炼、纳米级粉碎后,与特殊的粘结剂混合,就能制成这种抗酸耐高温涂层。”

炎煌调出涂层的微观结构模型,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致密的分子排列:“这种涂层涂抹在设备表面后,会在常温下快速固化,形成一层厚度仅为0.5毫米的致密保护膜。这层膜不仅能隔绝硫酸雾与设备金属基材的接触,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会影响设备的热交换效率。根据熔核星的实际应用数据,这种涂层在500℃高温、高浓度酸性环境下,使用寿命可达9年,是你们现有防护层的3倍;而且它的粘结力极强,能与金属基材紧密结合,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脱落。”

金星的技术专家们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纷纷凑到屏幕前,仔细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参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推了推面罩上的眼镜,急切地问道:“炎煌专家,这种涂层的涂抹工艺复杂吗?我们现有的设备能否直接适配?需要额外添加什么特殊设备吗?”

“非常简单,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设备。”炎煌摇头,语气肯定,“涂层可以通过高压喷涂的方式施加,你们现有的喷涂设备只需更换专用喷嘴即可。施工前,只需将设备表面的腐蚀痕迹、锈迹清理干净,打磨至光滑,然后均匀喷涂涂层即可,固化时间仅需24小时。我们会提供涂层的完整配方、生产工艺,以及专用喷嘴的设计图纸,并派岩火族专家指导你们的技术人员生产和施工。”

“第二项,解决熔核矿开采问题——由岩火族专家主导,联合金星技术团队,搭建‘地表遥控耐高温腐蚀开采机器人’。”叶云天继续说道,全息屏幕上出现了机器人的三维设计图。这种机器人通体呈暗黑色,采用流线型设计,体长约5米,宽2.5米,高3米,体表覆盖着与晶铁抗酸涂层相同的材质;四肢粗壮,采用履带式设计,履带表面有防滑纹路,能在熔岩和碎石混合的地表灵活移动;头部装有高清红外摄像头、环境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能实时传输地表环境数据;背部装有太阳能辅助供电板和小型熔核矿驱动反应堆,确保能源供应;前端配备了可伸缩的高频振动钻头和机械臂,机械臂末端有多功能抓取装置,能完成矿石开采、粉碎和装载等一系列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机器人的设计核心是‘远程操控+极端环境适应’。”炎煌补充道,“机器人的动力系统采用熔核矿驱动的微型反应堆,能在480℃的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续航时间长达72小时;体表的晶铁涂层能抵御高浓度硫酸雾的侵蚀,保护内部核心部件;四肢的履带采用耐高温合金打造,能承受熔岩的短期接触;机械臂的高频振动钻头,振动频率可达每分钟3000次,能快速粉碎坚硬的熔核矿,同时减少能量消耗。”

他顿了顿,调出操控系统的演示画面:“操作人员可以在云层能源站的控制中心,通过神经连接头盔实现远程操控。头盔能捕捉操作人员的动作和意念,实时传输给机器人,让机器人的动作与操作人员的指令同步,就像亲自在地表操作一样。我们还会在机器人身上安装应急逃生装置和自动避险系统,一旦检测到火山喷发、熔岩流逼近等危险,能迅速启动推进器撤离到安全区域。”

艾拉看着机器人的设计图,面罩后的眼中满是激动与期待。如果这种机器人真的能实现量产并投入使用,金星困扰了数百年的熔核矿开采难题,将彻底迎刃而解。她忍不住问道:“这种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周期需要多久?我们现有的工厂能否生产?”

“研发周期约为两个月,我们带来了核心部件的样品和详细图纸,只需按照图纸生产即可。”叶云天回应道,“机器人的大部分部件都能在你们现有的工厂生产,只有核心的神经操控模块和微型反应堆需要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批量生产后,每月可制造10台机器人,足以满足熔核矿的开采需求。”

“第三项,解决能源储存与运输问题——共享M27地核星的‘热能晶体储存与运输技术’。”叶云天的话音刚落,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种深蓝色的立方体,边长约50厘米,表面有均匀的散热纹路,角落有标准化的接口。“这是热能晶体块,由地核星的‘储能晶体’经过高压高温处理制成,内部有无数微小的能量储存单元,能将高温能源转化为稳定的能量粒子储存起来,能量损耗极低。”

他调出能量转化与运输的流程图,详细解释道:“开采出来的熔核矿,会被机器人的机械臂粉碎后,送入体表的密封舱中,运输到地表的临时转化站。临时转化站同样采用抗高温腐蚀设计,内置高温加压转化装置,能将熔核矿的热能转化为能量粒子,注入热能晶体块中。一块50厘米见方的热能晶体块,储存的能量相当于10立方米熔核矿,而且储存过程中能量损耗仅为5%,远低于现有能源储存技术。”

“我们会协助你们在地表熔核矿脉周边搭建10座临时转化站,同时制造‘高温能源运输舱’。”叶云天继续说道,屏幕上出现运输舱的设计图,“运输舱采用反重力推进技术,能从地表快速升至50公里高空的云层能源站,舱体表面覆盖晶铁抗酸涂层,内部有恒温系统,能确保热能晶体块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输舱的载重可达10吨,一次能运输400块热能晶体块,往返时间仅需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