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准备出发。”叶云天没有丝毫犹豫,对团队下达指令,“小陈,检修‘云月号’飞船,重点检查超低温防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冰原星的环境极为恶劣,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林溪,带上超低温防护装备、微生物培养设备、土壤样本采集工具、破冰设备;医疗队员,准备足够的低温环境应急药品和霜毛兽的营养液;其他队员,整理好所有数据和样本,我们三天后出发。”
第二节:冰原秘境:寒息之源
三天后,M27星球的太空港口,“云月号”飞船缓缓升空,朝着银河系边缘的冰原星飞去。这次的航程长达2.5万光年,需要穿越一片星际冰尘带,飞船启动了最高级别的防护盾,同时开启了超低温保温系统,确保舱内温度稳定在25℃。
十二天后,“云月号”抵达冰原星的轨道。透过舷窗望去,这颗星球呈现出纯粹的银白色,整个地表被永久冰盖覆盖,没有任何陆地或海洋的痕迹,冰盖平整得如同镜面,反射着恒星的光芒,刺眼得让人无法直视。大气层极其稀薄,几乎不含杂质,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云月号”在一片广阔的冰原上降落,着陆舱打开的瞬间,一股极致的寒冷就扑面而来,即便飞船的舱门有保温屏障,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队员们穿上“寒甲-Ⅷ型”超低温防护服,这种防护服采用了多层纳米保温材料和液态氦冷却系统,能抵御-100℃的极端低温,内置的生命维持系统能提供8小时的氧气和热量供应,头盔上的防雾面罩能清晰观察外界环境。
刚走出飞船,地表温度检测仪显示,此刻的气温为-55℃,呼出的气体瞬间凝结成白色的冰雾,落在防护服上,形成细小的冰粒。寒风卷着细密的雪粒,在冰面上呼啸而过,风速达到了每秒20米,打在防护服上,发出“呼呼”的声响,却无法穿透保温层。
眼前的冰原星,是一片纯粹的白色世界。永久冰盖厚达1200米,平整得没有一丝起伏,冰面下隐约能看到淡绿色的光斑,那是成片的凝霜藻。没有任何植被,没有任何裸露的岩石,只有无边无际的冰雪,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冰晶气息,清新得让人精神一振。
“这里的低温微生物和冰藻,都在冰层下方。”林溪举着“寒探-Ⅵ型”地质探测仪,仪器的屏幕上显示着冰层下的三维结构,“探测仪显示,冰层下10米处,有大量的微生物活动信号,能量强度很高,还有成片的高密度区域,应该是凝霜藻的分布区。”
团队乘坐特制的“破冰-Ⅲ型”破冰车,这种车辆采用了低温 resistant 合金材质,配备了大功率钻头和破冰铲,能在千米厚的冰层上钻孔、行驶。破冰车在冰面上行驶了约五公里,选择了一处微生物信号最强的区域,停下后,启动了顶部的钻头。
钻头旋转着钻入冰层,发出“嗡嗡”的声响,冰屑被高速旋转的钻头带出,落在冰面上,形成了一堆白色的冰堆。经过两个小时的钻孔,一个直径两米的冰洞终于打通,冰层下的低温气体喷涌而出,在洞口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冰洞下方,冰层呈现出半透明的淡蓝色,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冰层内壁的淡绿色凝霜藻——它们密集地生长着,如同一片水下草原,藻层厚度约5厘米,表面光滑,泛着湿润的光泽,光合作用产生的微小气泡附着在藻体表面,如同珍珠般晶莹。
破冰车的机械臂伸入冰洞,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少量凝霜藻样本和冰层下的土壤样本(岩石碎末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物)。样本被放入保温采样盒中,迅速带回飞船的移动实验室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让所有人振奋:“凝霜藻:蛋白质含量38%,脂肪含量22%,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成分优于M27本土冰藻;寒息菌:活性指数12.7(M27巅峰时期为1.3),数量达到3.2×10? CFU/g,能在-20℃至-50℃的环境中存活,分解岩石矿物质的效率是M27低温微生物的5倍;土壤样本:富含铁、钙、磷等矿物质,无任何污染物。”
“这就是霜毛兽最理想的食物来源!”林溪兴奋地说道,“寒息菌的活性极强,凝霜藻的营养更丰富,只要能在M27重建它们的生长环境,霜毛兽就能重新获得充足的食物。”
就在这时,几道白色的身影从远处的冰平线后出现,缓缓向飞船靠近。它们的外形与霜毛兽极为相似,但体型更为健壮,体长约3米,肩高1.5米,毛发更加厚实光亮,呈雪白色,在阳光下几乎与冰雪融为一体,毛发上没有丝毫杂质;眼睛是淡蓝色的,如同冰原上的湖泊,透着温和而警惕的光芒;步伐稳健,每一步都踩在冰面上,没有丝毫踉跄,显然处于健康的状态。
“这些是霜毛兽的近亲,雪灵兽。”一个浑厚的声音通过飞船的翻译系统传来,声音似乎是通过冰层的震动传递过来的,带着独特的共鸣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云天等人循声望去,只见雪灵兽群的前方,站着一个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它身材高大,身高约2.2米,通体覆盖着厚实的白色长毛,毛发长而柔软,如同雪灵兽的毛发,能抵御极寒;皮肤呈淡粉色,裸露在外的手部和面部有细密的血管,血管中流淌着淡蓝色的血液——这是适应低温环境的特征,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抗冻蛋白;眼睛是深邃的蓝色,瞳孔呈圆形,透着睿智的光芒;身上没有任何衣物,显然已经完全适应了极寒环境,毛发就是最好的防护。
“我是冰原族的族长,冰魄。”这个生物开口,声音通过冰层的震动传递,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我们通过雪灵兽的感知,知道了你们的到来——雪灵兽能感受到同类的基因气息,也能感受到你们身上的善意。我们也知道了你们星球上霜毛兽的困境,温室效应、冰盖融化、食物匮乏。”
叶云天上前一步,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微微颔首:“我们是M27‘绿色时空联盟’的生态保护团队,我们的霜毛兽因冰原温度升高,失去了食物来源,正面临灭绝的危机,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他拿出全息投影设备,将M27极地冰原的温室效应、冰盖融化、低温微生物和冰藻消失、霜毛兽的濒危情况一一展示给冰原族。投影中,瘦骨嶙峋的霜毛兽、融化的冰盖、浑浊的水洼,与冰原星的纯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冰原族的成员们眼中闪过一丝惋惜。
冰魄的蓝色眼睛微微眯起,他抬手示意身后的两名冰原族成员,他们捧着两个透明的水晶容器走了过来。水晶容器采用了冰原星特有的“冰晶”制成,能保持内部温度稳定在-30℃,防止样本失活。
“这是‘寒息微生物菌种’,是我们冰原星特有的低温微生物,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寒息菌。”冰魄指着第一个容器,里面装着淡灰色的粉末,粉末中能看到微小的光点,那是活跃的寒息菌,“它们能在-20℃至-50℃的环境中存活,分解岩石中的矿物质,为凝霜藻提供充足的养分。我们已经对它们进行了驯化,让它们能在-10℃的环境中存活,更适应你们星球的冰原现状。”
“这是‘凝霜冰藻种子’,是我们培育的优良品种。”他指着第二个容器,里面装着淡绿色的细小颗粒,如同微小的翡翠,“这种冰藻的耐寒性更强,生长速度是普通凝霜藻的两倍,能在-10℃至-30℃的环境中生长,而且对轻微的污染物有一定的耐受性,适合在你们星球的冰原环境中种植。”
“要让霜毛兽重新获得食物,你们需要建立‘人工冰窖’。”冰魄说道,“你们的冰原温度已经升高,自然环境无法满足寒息菌和凝霜冰藻的生长需求。人工冰窖需要保持-10℃的恒温,模拟冰原星的冰层环境,形成厌氧、低温的小生态,让微生物和冰藻能稳定生长。”
他详细讲解了人工冰窖的建造方法:“首先,选择冰层较厚的区域,向下挖掘50米,形成圆柱形的窖体,直径至少20米,确保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然后,用我们提供的‘锁冰岩’砌成窖壁和窖顶,锁冰岩是冰原星的特有矿物,导热系数仅为0.01W/(m·K),能阻挡外界热量进入,保持窖内恒温;窖内铺设一层30厘米厚的岩石碎末(富含铁、钙、磷),作为寒息菌的生长基质;接着,撒上寒息微生物菌种,浇上纯净的冰水(去除污染物),保持基质湿度在60%;最后,种植凝霜冰藻种子,同时安装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稳定在-10℃,误差不超过±1℃。”
冰魄补充道:“此外,你们还需要减缓冰盖的融化速度,否则人工冰窖也无法长期维持。可以在冰原上种植‘耐寒固冰草’,这种植物能在-20℃的环境中生长,根系深入冻土5米,能固定冰盖,减缓融化;同时,它的叶片呈银白色,能反射70%的阳光,降低地表温度,帮助恢复冰原的低温环境。”
为了帮助团队掌握技术,冰原族赠送了大量的寒息微生物菌种(10公斤)、凝霜冰藻种子(5公斤)和锁冰岩样本(1吨),还派了两名生态工程师——冰泽和冰澜,跟随团队返回M27,指导人工冰窖的建造和耐寒固冰草的种植。他们还提供了锁冰岩的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寒息菌的培养方法,确保团队能在M27长期维持人工冰窖的运转。
“耐寒固冰草的草籽,我们也为你们准备好了。”冰魄让族人拿来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着细小的黑色草籽,“这种草的生长速度很快,一周发芽,一个月就能长成,三个月就能形成成片的草丛,而且不需要过多的养护,只要有足够的低温和水分,就能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