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又叮嘱道:“若鞑靼与瓦剌有人心怀不轨,妄图反抗,不必留情,果断镇压。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杀戮”

“是,殿下!”徐允恭再次领命。

安排完徐允恭的任务,朱雄英转头看向李景隆,神色依旧凝重,沉声道:“九江啊,你即刻安排传令兵,通知所有外围大军,务必时刻保持警戒,不得有半点松懈。”

李景隆立刻抱拳行礼,应道:“殿下放心,末将马上安排。”

“还有,”朱雄英补充道,“传书给凉国公蓝玉,让他时刻关注鞑靼与瓦剌的动向。再追加一句,如果再出现跑了鞑靼与瓦剌,孤撸了他凉国公的位置。”李景隆点头称是,随后大步走出营帐。

安排妥当后,朱雄英让所有将领们各自回营,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

将领们鱼贯而出,大帐内只剩下朱雄英一人。

他缓缓走到营帐的案几前,看着上面摊开的地图,手指沿着边境线轻轻划过。从此以后,大明的边境先往前推进了几百公里。这是属于他朱雄英的功绩。

消息很快在将领们之间传开,众人得知鞑靼与瓦剌已签订投降条约,皆难掩心中喜悦。

营帐外,几位百夫长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这太孙殿下真是厉害,竟能让鞑靼与瓦剌乖乖签订条约,往后边境可算能安宁些了。”一位年轻的百夫长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

“就是就是,据说这一战消灭了鞑靼与瓦剌好几万兵马,投降的也有好几万呢。太孙殿下真是厉害啊。”

一位年长的将领捋着胡须,点头道:“是啊,咱跟着殿下,这仗打得漂亮啊。此前太孙殿下撤退,我们还有诸多疑惑,现在嘛……相信太孙殿下就是了,如果我们能看懂太孙殿下的操作,岂不是鞑靼与瓦剌也能看懂太孙的操作,那还怎么瞒过他们。”

而蓝玉收到朱雄英的传书,在自己的营帐内,他先是眉头紧皱,仔细研读着信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