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践行赠弩

沈星瑶戴着斗笠,裤腿挽到膝盖,正带着沈家仆妇们在庄子里翻地。

“小姐,这土疙瘩真能长出粮食?”

管事刘婶捏着块发芽的土豆,满脸怀疑。

沈星瑶抹了把汗:

“您就等着瞧吧,这一亩地能收二十石!”

“二十石?!”周围响起一片抽气声。

要知道如今上等良田,麦子一亩也才收三石。

沈老夫人拄着拐杖来巡视时,正看见孙女教农妇们切块育苗。

老太太蹲下身,捏起一撮混了灵泉水的泥土嗅了嗅,眼中精光一闪。

“瑶儿。”老夫人招手,“这土...…这土很好啊!”

老夫人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沈星瑶心头一跳,却见外祖母只是意味深长地拍拍她肩膀:

“好好种,秋收时祖母给你庆功。”

转眼半月过去,沈家庄子里的绿苗蹿得比别家快一倍。

附近村民纷纷来瞧稀奇,沈星瑶干脆在田垄边支起茶棚,谁来都送碗消暑的薄荷饮。

“沈小姐,这洋芋真不挑地?”

瘸腿的张老汉搓着手问。

“沙地、坡地都能种。”

沈星瑶笑着递过一篮种薯,“您一篮子拿回去种了试试,收成了按市价卖给我家就成。”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到四月时,京郊竟有百余户跟着种起了新作物—土豆和红薯。

---

五月初八,沈家西院突然热闹起来。

沈家的妇人们忙着收红薯和土豆,红薯每斤三文钱,土豆一斤两文钱。

许多种了土豆和红薯的人家,除了留下一部分过冬吃的,剩下来的都来沈家卖了。

沈家几个空房间几乎都堆满了红薯和土豆。

沈星瑶又从牙行买了十几个丫头和婆子来家里,打算带着她们开一个粉丝工坊。

她先在院子里临时搭了几个大棚,在棚子底下支了十口大铁锅,二十来个妇人围着磨盘转悠。

沈星瑶挽着袖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