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比他的敌人更狠,更决绝。
......
龙门关在柳毅神机营的强力支援下,暂时稳住了防线。
马宗亮在关前遭受惨重损失后,果然如柳毅所料,没有立刻发动新一轮的强攻。
而是采取了围困和骚扰的战术,不断用小股部队试探,消耗守军的精力和物资。
关上的奚胜、柳毅等人不敢有丝毫松懈,日夜提防,关下的马宗亮大军也如同盘旋的饿狼,随时可能再次扑上来。
随即林丰也带兵赶到,正式接管了指挥权。
麾下柳毅、奚胜、贺云胜、徐云龙四将共计五千人,抵挡马宗亮的五万大军。
战事陷入了艰苦的僵持。
西京方面,在赵暮云的铁腕镇压下,内部暗流暂时被压制,但迁都的庞大事务接踵而至,千头万绪,消耗着他大量的精力。
皇帝胤昭以及晋王府、大都督府,以及家眷、僚属、文书档案,开始分批向西京迁徙。
庞大的车队、惶恐的官员、珍贵的典籍、象征权力的印信,都在路上。
赵暮云既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又要思考如何安置这位“皇帝”,平衡各方势力,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几乎将西京乃至整个河东的战争潜力压榨到了极限。
陇右那边,张瓒裴伦石勇以及羌戎部落,也贡献了全部力量。
特别是裴伦在黑独山开采的猛火油,源源不断送到了西京,送到了龙门关战场。
粮食、民夫、工匠、药材……一切资源都优先向前线倾斜。
他不断给唐延海、慕容春华下令,要求他们尽快肃清地方匪患,稳固后方;
他催促晋阳的韩忠范南,加快迁都速度,并尽可能再挤出一些援兵和物资送往东线。
整个河东政权,就像一张被拉满的弓,弦已绷紧至极限,几乎能听到那令人牙酸的呻吟声。
赵暮云自己,则是那个引弓之人,目光死死盯着龙门关方向,准备在关键时刻,射出决定命运的一箭。
他也迅速整合桓那雪一千乌丸骑兵,纳木措三千羌戎骑兵以及从子午关回来的郭洛一千骑兵,打算亲自率军东进,与马宗亮决战!
然而,就在他几乎将一切都部署完毕,即将动身前往前线之际——
一个石破天惊、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而来:
兵临龙门关下,与奚胜、柳毅部对峙的马宗亮,竟然毫无征兆地,在一夜之间拔营起寨,率领五万大军,全线后撤至百里之外的陕州城!